[中国社会科学报]宏观经济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开局中国经济持续升温

28.02.2017  05:07

2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会议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17年1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报告提出,2017年开局中国经济呈现出一个最新特征:价格完成“U型”回升。无论是CPI、PPI、进出口价格,还是综合性的GDP平减指数,都呈现出“U型”走势。

报告显示,2017年开局价格完成“U型”回升,通过四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从消费领域来看,CPI呈现出明显的“U型”回升,且基本可以排除春节因素主导的可能。其次,从生产领域来看,PPI完成“U型”回升的态势更为明显。再次,从进出口贸易来看,进出口价格指数同样呈现出“U型”走势。最后,综合来看,GDP平减指数表现出强劲的“U型”回升态势。

报告认为,当前价格“U型”回升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重要变化。2017年开局中国经济持续升温,当前物价回升首先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回暖,包括制造业企稳回升;其次,价格回升也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回暖,尤其是进口需求较快回升;最后,价格回升更反映了市场供需结构的相对变化。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结构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报告认为,价格实现“U型”回升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影响,是使中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压力。价格回升减轻了“债务—通缩”压力;价格回升将带动企业绩效改善;价格回升将带动企业投资增加;CPI价格回升可能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的相对提高;价格回升释放了货币政策在防范资产泡沫和应对汇率贬值方面的操作空间。

报告认为,2017年价格走势对中国经济运行有两个核心风险点。第一个风险点在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抬头,尤其是“输入型通胀”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PPI主导价格结构的变化,加上与CPI位势互换,可能会导致2017年PPI向CPI的传导加速。第二个风险点在于,当前物价上涨不均衡,特别是工业部门内部行业分化较为严重,一些行业可能会面临高成本和低价格的双重挤压。通过对比价格调整的六个阶段,报告提出,当前价格调整已经处在第四阶段向第五阶段的转变期,说明中国经济筑底已经取得实质性胜利,即将步入一个新的结点期。在此基础上,报告对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等机构联合主办。

原文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宏观经济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开局中国经济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