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召开培育项目年度成果汇报会议暨代表性协同创新成果提炼方案研讨会
2014年9月24日,由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全球院”)组织召开的“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年度成果汇报会议暨代表性协同创新成果提炼方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层讲学厅举行。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娄安如处长和戴杰副处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罗良副处长,清华大学罗勇教授,南京大学陈镜明教授,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施建成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伟平和闫宇平研究员,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刘鑫研究员,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杨胜天院长、水科学研究院徐宗学副院长、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汪明教授、资源学院吴秀臣老师、环境学院李远香和孙云娜老师、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赵峥以及全球院李建平院长、程晓书记等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工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程晓书记、陈镜明教授和罗勇教授共同主持。
会上,科学技术处娄安如处长代表校领导致辞,表达了学校对“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全球院认真组织好此项工作。全球院李建平院长就“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工作进展做了汇报。汇报回顾了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筹备过程的5项大事记,梳理了 今年7月份以来全球院及校内外所有协同单位为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报工作所做的筹备工作,强调了申报认定书应注意的四个关键,提出了协同中心的“1+5”筹备组织计划,展示了协同中心认定申报书的撰写提纲和部分进展,并对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阐述。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罗良副处长根据“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申报的经验,对协同中心认定申报工作中有关代表性协同创新成果的组织撰写要点作了报告,从“成效”、“代表性”、“协同”、和“培育”等几点详细解读了协同中心的认定思路,这对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国家生态中心、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我校的有关专家对去年启动的七个培育项目分别进行了年度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七个培育项目一年多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协同创新成果为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凝练协同中心“代表性协同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平院长在讨论中指出,要从强化理念强化协同、做好总结体现成效、周密部署确保成功等三个方面做好下一步的组织工作,要充分体现团队协同、学科协同、单位协同、资源协同、任务协同、管理协同等全方位协同,强调协同的整体性、共同性、相干性,并指出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组织过程中应坚持有事好商量的原则,协调好各方关系。
徐冠华院士在总结发言中对“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并建议今后协同中心能扩大参与单位和项目目标,并希望北师大及各单位给予协同中心更多支持,对于长期以来由于各单位分散工作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各单位协同工作予以解决,使协同中心更有战斗力,从而使协同中心的认定申报工作更具竞争力。徐冠华还指出在未来这将对中国发挥各部门综合优势协同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此次会议为下一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