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二十届(201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1月8日至9日,第二十届(2016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监管”。其中,1月8日于国学馆会议中心召开“论坛夜话:二十周年回顾与两岸三地五大高校金融尖峰对话”论坛,1月9日于逸夫会议中心召开大会开幕式与主题演讲。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和《中国证券报》、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等协办,教育部社科司特别支持。
1月9日召开论坛开幕式与主题演讲。中国证券报社副董事长王坚致欢迎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致开幕辞,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到会并作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发布《股市危机:逻辑结构、多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主题报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研究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孙冶方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王旻、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侯苏庆等出席开幕式。
王利明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举办二十年来,对促进资本市场理论创新、推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和资本市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是人民大学乃至全国的重要论坛品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
张东刚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现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研究的一面旗帜,它促进了高端人才的汇聚,推动了优秀成果的传播,论坛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论坛充分发挥其智库功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研究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刘伟校长在主题演讲中充分肯定了论坛的高质量、高水平,充分肯定了论坛对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并对论坛连续20周年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学校将一如既往的支持论坛的举办。刘伟校长指出,我国如今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习总书记多次讲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破中等收入陷井的一个要领。要安全、快速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经济制度上市场程度较深,有较完备的市场化体系。市场化体系的深入核心解决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微观领域起决定作用,让政府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的公平效率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中,资本市场有着不可或缺甚至关键性的作用。
吴晓求所长发布《股市危机:逻辑结构、多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三十年来全球主要各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机理以及各国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及效果,探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逻辑、金融危机表现形态的相互转化与相互感染、金融危机的跨期跨地域国际传播。报告指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必然以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为前提,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报告详细回顾了2015年中国股市危机的发生过程,并给出了四大政策建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与中国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体系,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的资本市场,规范融资渠道建立逆周期动态杠杆调整机制,建立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平衡处理交易技术创新与风险监管关系。
在主题演讲部分,吴晓灵研究员认为应该规范金融产品名称,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赖小民董事长认为我国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是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和新兴经济体市场博弈的风险事件。
李剑阁理事长对金融监管部门人才危机问题表示担忧。
李扬教授认为今后3到5年中国将进入不良资产集中暴露期。
在1月9日下午,“‘十三五’中国金融战略:模式选择与监管改革”主题论坛由吴晓求所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理事会联席主席贝多广、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清华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围绕“十三五中国金融战略:模式选择与监管改革”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就我国十三五金融监管模式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随后,“‘十三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与风险管控”主题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金融资本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主持,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王勇、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汤珂、上海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围绕“十三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与风险管控”这一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月8日晚,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夜话:二十周年回顾与两岸三地五大高校金融尖峰对话”于国学馆报告厅举行。相关专家学者首先回顾了二十年来资本市场论坛发展走过的不凡历程。
“夜话主题”部分由吴晓求所长主持,两岸三地五大高校金融系主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院长围绕金融理论发展与中国实践展开讨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佳认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是定价能力缺失。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达业认为中国大陆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可以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宋敏认为应关注当前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风险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宋清华认为中国构建大国金融体系应注重现代化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认为中国在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匹配发展。
为期一天半的资本市场论坛吸引了近700人参会,本次论坛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包括构建防范和应对危机的有效机制,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所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资本市场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架构、政策措施和规则体系是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构建大国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