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13.01.2017  10:05

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主办。

会议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新发展理念研究”“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鲁迅遗产再审视: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

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自2003年起已连续举办14届,所发布的学术热点,既是对一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忠实记录,也是对现实社会焦点问题、深层问题的折射,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累和引领作用。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3日 01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

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入选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围绕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学界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重点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特点,关注“”之所在。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为,重点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以构建,重点研究在实践层面由谁建构、如何构建等问题。

专家点评  我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从西方传入的。“五四”以后,中国学术界开始逐渐认识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金岳霖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中国哲学是指“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的问题,就已经触及这个方面。冯契在20世纪末曾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意味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一家”。应当说,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大量论著主要是阐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需求。不过,也有不少论著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这大体有三个方面:⒈在主题内容上,如何因事而建。即如何围绕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内容。⒉在思想资源上,如何因史而建。即如何继承发扬传统人文学术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⒊在传扬形式上,如何因新而建。即围绕如何应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相信这些问题将会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得以展开和深化。

(点评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平)

热点2.新发展理念研究

入选理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突破、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升华和系统化,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重要理念。2016年,围绕新发展理念的学术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⒈围绕“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分析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实践指导意义。⒉多维度分析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论证其概念的创新性、内容的完整性、逻辑的自洽性,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⒊分别研究五大发展理念,对其内涵、外延进行阐释解读,分析其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内涵。⒋研究如何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针对性地研究新发展理念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新认识,以及如何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家点评  从理论层面看,新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理论界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从实践层面看,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将根本改变中国发展全局。从逻辑层面看,新发展理念的辩证逻辑要求我们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等,它的人民逻辑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科学逻辑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立场、科学的手段推进发展。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向阳)

热点3.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战略

入选理由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围绕南海岛礁主权以及海洋管辖权的海洋争端。2016年,学术界对于这一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相关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⒈从国际政治、国际法等学科视角入手,对南海仲裁案、航行自由、岛礁主权、海洋管辖权等进行研究。⒉对中国海洋安全、海洋战略进行研究。例如,在中国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背景下,探讨如何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集中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关系、国内政治与安全形势等。⒊关于南海问题的国际关系史研究。涉及中国、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南海政策立场、外交战略选择、国家间关系走向,重点关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与南海局势复杂化之间的关系、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意义等。⒋研究南海资源合作开发,探讨建立合作共赢的地区新秩序。⒌研究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政策手段、外交途径和法律方法等。下一步,学术界会更加关注中国海洋战略的定位与实施、东亚地区秩序的重建及其对南海问题的影响、中国外交与国际海洋法的关系以及南海问题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问题。

专家点评  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全面实施中国海洋战略的进程中,南海因其特殊战略地位被学术界持续关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忽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对南海问题的彻底解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相关理论成果;尚未对中国海洋战略的内容进行全面阐释。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有关南海问题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为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提供重要证据;围绕南海问题的国际博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海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妥善化解南海问题而对中国周边外交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研究比较深入。有待深化之处在于:⒈关于南海问题与相关国际法的关系的研究;⒉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具体内容的研究;⒊关于南海问题如何从治标到治本的研究,以及南海问题的处理与东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和(海洋)地区治理的研究。学术界未来应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点评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键)

热点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

入选理由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现有立法已经承认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新设土地经营权。这一改革,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运作,并能适应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2016年,法学界针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理解释、合宪性解释等。⒉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各自的法律性质、功能、分离的制度设计,如属于物权还是债权、存续期限等。⒊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置后,具体实现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继承、抵押、信托等涉及的法律效力、具体实现等。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后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⒌“三权分置”对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可能的影响。在现实变革的推动下,法学理论要为立法修改做好充分准备。

专家点评  自经济学界提出农地“三权分置”思想,并经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形成政策导向以来,围绕“三权分置”在法律上如何进行表达,法学界展开了充分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如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以产权经济学的权利约束理论为基础,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解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符合经济逻辑,主张在此观点指导下开展法律修改。但法学界主导意见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法律逻辑,我国权利分解理论以“母子结构”为基础,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所有权之上设定的权利负担,前者是后者的子权利;土地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的权利负担,前者是后者的子权利。如此理解,一是维系了目前的既有农地产权结构;二是符合法理地说明了在适度规模经营之下,经营主体所取得的只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之上的子权利;三是便于修改法律,减少制度变迁成本。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中央“三权分置”意见的出台。此外,法学界还围绕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性质展开了讨论,形成了物权说和债权说两大对立观点;就“三权分置”之后的体系效应展开了大辩论。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圣平)

热点5.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入选理由  现代性问题是21世纪的一个时代问题。2016年,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现代性的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深刻揭示了现代性的中国内涵与时代表达,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创新。⒈对马克思哲学蕴含的丰富现代性思想的探讨,主要围绕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思想的具体表征、价值意义及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⒉对马克思与其他哲学家有关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将马克思与黑格尔、马尔库塞、吉登斯、科西克、韦伯等人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比较,彰显了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根基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⒊唯物史观视域中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探索及理论构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2016年学术界有关现代性的探讨中最多也最具特色的。相较10年前有关现代性的讨论热潮,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的研讨从缺席到成为主流,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哲学的发展。⒋对多元视野中的现代性反思与时代性探索。一些学者将研究视域转向思想史和实践史的探索,力图在新的视域中展开问题的分析;一些学者认为研究现代性问题离不开对空间问题的把握,思考现代性问题不能忽视城市和空间地理变迁问题;等等。

专家点评  人们对现代性问题实际感受的加深,与学界对现代性问题探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是成正比关系的。价值的失范、空间的压缩与延展、主体的焦虑、自然与社会环境受到伤害及由此带来的缺失等,超越了哲学的二级学科界限,甚至跨越更大的学科藩篱引起学人广泛和深入的关注。在多种立场和视角中,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明显处于核心地位。唯物史观给当下中国的现代性关注提供了一种最现实的和本质的立场。不难发现,这种理论关注不见得总是带有“现代性”的字眼,对准的却是十足的现代性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化,聚焦具有中国特殊性的现代性关注应该会进一步增强。

(点评人:山东大学教授刘森林)

热点6.鲁迅遗产再审视: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

入选理由  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不能绕过的存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的批判思想及爱国情怀深深影响了几代文人学士。2016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学界对于鲁迅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⒈鲁迅的作品研究。其中涉及作品的写作时间、写作方法,较为注重鲁迅作品的细读与重释。⒉从大的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视角,全面、深入挖掘鲁迅作品所传达出的个性情感、文化心态、人格意识、趣味重点等,使鲁迅研究呈现出更为客观、全面、立体的特点。⒊鲁迅作品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分析其作品传达出的深刻含义及鲁迅思想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作出的贡献。⒋鲁迅藏品研究。涉及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⒌海外对于鲁迅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除延续上述几个热点外,还有几点颇值得关注:⒈鲁迅与世界文学的多重关系;⒉国内学者对于海外鲁迅研究的分析与考证。⒊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基本立场对于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作用;⒋鲁迅“拿来主义”等理念对于中华文化建设的作用。

专家点评  鲁迅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更一直在启迪和引领我们。譬如他固然猛烈抨击旧中国的一切旧传统与旧礼教,但从对醇雅汉语的纯熟运用,对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以及对古代典籍的辑佚兴趣等方面,都可见他对传统文化有深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而另一方面,他固然深切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但又受到东邻日本长久以来风行的国民性研究的影响,从不吝指出国人性格中缺点的一面。他似乎一直在破坏、在荡涤,但那都指向一切旧俗旧制与旧人心,目的恰恰在成就一种新的气象,包括一种独立的人格、一段真实的人生和一个合理的人世。为此,他不逃逸、看开、自我消化,而是选择由深入地咀嚼而最终勇敢地克服。这些都是鲁迅留给我们的遗产,它不仅没有过时,至今仍具有切时的针对性,足以提示我们向其精神回归,接续他的精神前行。

(点评人: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

热点7.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诠释

入选理由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队“围剿”和“追剿”的巨大危难下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对于这一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命运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事件,学术界多年来始终坚持学理探析和史实追索的不懈努力,不断推进研究的扩展和深化。2016年,历史学者们对红军长征史研究展开了多维度探究和辨析,对于中国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⒈深度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根源,从理论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有益尝试。⒉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以后关于发展战略问题的斗争与探索,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正确发展战略是红军团结凝聚力量、提高战斗力的根本保障,也进一步阐明红军长征的过程也是党和红军发展战略形成与确立的过程。⒊全面考量了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锻造与宣传作用,追索了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学术化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组织和精神上转折性跨越的历史真相。⒋细致考察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与国民党势力的博弈与较量。学者通过探寻多方面的史料,高度还原红军长征的历史现场,动态观察了红军与国民党势力的较量与互动,对于全面准确认知中国共产党这段浴火重生的转折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专家点评  2016年,史学界围绕长征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研究热潮,关于长征这一热点的研究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⒈近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研究者加入中共党史的研究队伍,党史研究自身也在不断更新观念,向学术化方向迅速发展,长征研究水准的提高,是建立在党史研究整体提升的基础之上的。⒉一些学术刊物做了精心的组织工作,比如多家刊物在一年多以前就专门邀请专家出面组稿,然后在2016年集中推出,这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道炫)

热点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入选理由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需求和供给这两个侧面,阐明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整体思路。2016年,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做出了积极响应,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解题与论证。学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一方面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分析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命题的必要性和重大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从不同视角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从演化增长理论的视角探讨供给侧演化、需求侧演化及其共同演化等。⒉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框架做了精深探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要点、政策手段等,对创新与体制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对各个产业、各个地区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总结了各产业、各地区的供给侧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

专家点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是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还将是今后几年我国学界、企业界和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进入了新的转换期,主导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力量已经由需求侧为主转向供给侧为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优化经济结构,构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来调动个人和企业的投资、生产、创新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恰当地、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福前)

热点9.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入选理由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众多学者针对“两个一流”建设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⒈评估当前我国大学和学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和质量,客观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及学科发展现状,反思当前学科评价存在的问题。⒉全面反思“211工程”“985工程”等的实施效果。⒊廓清诸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等概念的内涵、要素和边界,探讨中国特色和世界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⒋探讨“两个一流”建设必须重视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⒌借鉴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建设经验,汲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为中国特色“两个一流”建设提供世界经验和发展方向。

专家点评  高等教育是事关国家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根本命运的重大战略组成部分。2016年,学界针对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两个一流”建设的战略任务及实施路径的分析上。创新型国家战略带来了社会经济快速转型的历史任务,使高等教育面临新格局下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机遇,这强化了构筑质量新底线、推进人才新观念的重大实践,推出了教育现代化领先于国家现代化实现的具体时间表,其顶层设计思路与实际发展路径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目前的研究坚持以国际一流水准为目标、以学科交流为基础、以社会服务绩效为杠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未来需要注意如下问题:避免简单的政策解读,重点研究如何落实我国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着重研究我国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核心问题,理清国际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多样化丰富内涵。

(点评人:厦门大学教授史秋衡)

热点10.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

入选理由  历史维度在社会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缺失这个维度,我们不仅无法解释很多今天发生的社会现象,也无法构建起一门独立的、切合中国社会的社会学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社会学领域的一些中青年学者认识到了我国社会学的这一缺憾和需要,从不同方向转入对历史因素的重视和研究,产生了一系列学术成果。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大致如下:⒈对中国历史上的知识构成与社会秩序逻辑的关系进行阐释。如对历史上的双轨治理体制、官僚人事制度、丧服制度、乡村建设、“”的思想渊源及运行传统等的研究,确立我国历史上知识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以及此种关联所产生的影响,并形成了解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基本特质及相应运行方式的新途径。⒉梳理中国社会学史,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社会学史上的重大命题,如对“社会”“近世”“差序格局”等概念进行发生学的分析,考察其学术渊源与发展脉络,并与西方的相应理论进行比较与对话,以期建构更富有解释力和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⒊对中外重要社会学家的思想历程及其经典著作进行再研究,探讨其在学术思路上的变动机制和遭遇的诸种困境,以及这些机制和困境在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理解上的具体映照,以期激发当下社会学学者的想象力。

专家点评  社会学的历史转向与经典回归似乎应该是一个小众学术现象,但其对我国社会学的影响却广泛而深远。这是因为:⒈历史转向不是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意义上的,而是把历史感、经验感引入到社会学思维之中,丰富和深化社会学的自我理解和社会现实理解。⒉这一转向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或依附西方,而是重构一种完整的中西古今的坐标系来理解今天中国社会。⒊对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本身的历史或者说知识社会学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把握前人洞察社会的问题意识、视角和方法以及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从他们的研究中来重建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并开展比较,拓展我们的想象力。⒋这一转向有助于重建总体性社会科学,突破现有的学科局限,突破现有的要么制度主义要么文化主义的研究路向,把制度与文化、结构和民情等因素结合起来。⒌这一转向和回归的努力客观上必然产生构建基于中国历史和经验的社会学学科的效果。

(点评人:上海大学教授肖瑛)

(原文刊载于《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3日 11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2016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