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近时教授30年参与毕节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举行
本网讯 3月26日上午,常近时教授30年参与毕节实验区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暨《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出版研讨会在水院楼304举行。会议邀请常近时教授讲述参与毕节脱贫攻坚故事和编著《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的心得体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学习贯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会议要求,探索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接续奋斗。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志,党委宣传部部长赵竹村出席会议。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沈立峰主持会议。
常近时教授是水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水电站水轮机装置过渡过程和水力机械水动力学两个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七、八、九、十届委员,北京市第八届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与会师生收看了由学校党委统战部制作的“常近时教授30年参与毕节实验区脱贫攻坚纪实”视频。常近时教授自1989年起连续担任国务院批准建设的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五届专家顾问组常务副组长、总顾问,30余年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毕节试验区,常近时教授团队为毕节的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
常近时教授分享了参与毕节脱贫攻坚故事以及编著《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的心得体会。他回顾了参与毕节试验区30多年的艰苦历程,阐释了对党和国家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毕节和贵州人民的深情厚意。《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一书指出,毕节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扶贫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为世界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提供了生动案例,具有全球性意义。在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行动中,常近时教授作为杰出代表,生动诠释了中国农大人、水院人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和榜样力量,激励着广大师生接续奋斗。
赵竹村表示,脱贫攻坚是党史的重要篇章,常近时教授在毕节地区脱贫中的付出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贡献令人敬佩。他表示,《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为生态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具有很高的学习思考价值。扶贫脱贫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脱贫攻坚精神”应该继续传承和发展,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和质量。
杨志表示,常近时教授 “舍小我为大家”的光辉事迹令人感动。常近时教授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敢于实事求是,用心用力用情写好脱贫攻坚答卷,在毕节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了坚决跟党走的决心。增强了师生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不断谱写新辉煌的信心和力量。
现场师生被常近时教授的事迹深深打动。水院王福军教授回忆了上大学时跟随常老师学习的感触,他表示,从学生时期就深受常老师的教导和影响,在工作学习中继续学习常老师“不断学习、坚忍不拔、爱国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品质,自己也要在岗位工作坚持不懈、勇于担当,体现一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价值。
水院院长李云开代表学院党政班子从“爱国奉献、科技创新、淡泊名利”三方面谈了认识。他表示,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2019级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硕士生满守政过去两年曾跟随常近时教授、李小芹副教授团队参与到毕节试验区的有关扶贫工作中,他对比毕节三十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
会后,常近时教授向在场的师生代表赠送《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专著,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多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的实际问题,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水院党委副书记华博,副院长王朝元、肖若富、牛俊,党委委员严海军以及学院各系师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