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产值将超230亿元

17.07.2016  18:08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称北京市科委)15日发布《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专项中的系列成果,透露到2017年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将形成“北京创造”品牌,实现产值超过230亿元人民币(下同)。

  据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介绍,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专项有两项重要计划,即“数字化增材制造创新及产业培育”和“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创新及产业培育”。计划到2017年,推动数字化增材制造产品、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在部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产值超过230亿元,形成“北京创造”品牌。

  张继红提到,面向人口老龄化等热点问题,以及医疗与教育等社会需求,北京多家企业已经研制出一系列服务机器人产品,并在养老助残、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实现应用。例如,在养老助残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可满足卧床老人按摩防疮、生理监测、进餐吃药、情感陪护等护理需求,现已成功在敬老院试用。

  在家庭服务和教育娱乐领域,由康力优蓝公司推出的机器人优友是中国内地第一款可量产的大型服务机器人,也是全球第二款可真正商用的机器人产品。其在深度语音交互、人脸情绪识别、运动控制、自动避障等方面应对自如,可以运用到语言教育、导览、导购、迎宾等场合。由纳恩博公司研发的智能短途代步机器人,既是可驾驶的自平衡电动车,又是可自主定位和导航、接受语音指令工作的服务机器人。

  据张继红介绍,该专项在推动工业机器人降低成本、大规模普及的同时,也以更强大的性能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例如,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院士领衔的团队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成形能力最大的激光增材制造成套装备;中航工业制造所研发出国内最大的电子束熔丝成形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中国航空及民用飞机大型复杂框类结构加工需求。(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