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污染减排力度大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2014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平均下降3.3%,长期监测的二氧化硫(SO2)等三项污染物继续保持波动下降趋势。大气中主要污染物PM2.5、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0%、17.7%和上升1.3%、7.1%,四项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3.3%。1998年以来长期监测的三项污染物中,SO2浓度下降最为明显,累计降低82%;NO2浓度前期下降较快,近年趋于平稳,累计降幅23%;PM10浓度累计下降38%,但近年下降速度有所放缓,2014年受沙尘频次较多和气候干燥等因素影响,扬尘污染水平有所反弹。
1998-2014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
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同时PM2.5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2014年PM2.5一级优天数达到93天,较2013年的71天大幅度增加22天,增幅31%;PM2.5导致的重污染天数也明显减少,从2013年的58天下降为45天,减少13天,降幅22%。一级优天数的明显增加和重污染天数的明显减少反映了本市PM2.5治理的环境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二、201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大
大气两项指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水两项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共四项指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也是国家考核地方政府污染减排量的“硬指标”。国务院下达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减排任务是,到2015年,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13.4%、12.3%、8.7%和10.1%。
截至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累计削减16.6%、15.9%、10.9%和10.3%,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五年指标的地区;2014年,北京市为持续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确定了四项污染物在2013年基础上再减排5%、5%、2%、2%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四项污染物减排7%、7%、3%、3%以上;2015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使四项主要污染物在2014年基础上再减排6%、6%、2%、2%。
截至2013年,北京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二五”减排考核任务。经环境保护部核定,北京是唯一一个四项指标均提前完成目标的地区,也是直辖市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少的城市。根据环保部核定结果,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上海市、天津市的四成;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上海市、天津市的一半左右。
2013年北京与直辖市及全国排放比较
2014年大气污染减排力度大。清洁空气,减排是硬道理。据初步测算,2014年我市大气两项指标比2013年均下降7%以上,成为污染减排幅度最大的一年。这得益于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得益于各项工程型措施的切实完成。初步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全市二氧化硫减排7200多吨,其中: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削减二氧化硫4400吨,燃煤电厂削减二氧化硫2100吨。2014年全市氮氧化物减排1.8万吨,其中:清洁能源改造减排氮氧化物1500吨,关停顺义和平谷水泥厂、高井燃煤机组等企业削减6600吨,脱硝工程治理削减5000吨,机动车淘汰减排氮氧化物4600吨以上,占全市氮氧化物减排的25%。此外,2014年,本市在石化、汽车制造、家具和印刷等行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1.56万吨,削减量占工业行业排放的15%以上。具体体现在:
1、推进能源清洁化,大幅减少煤炭用量。
一是燃煤锅炉改造加速实施。2014年全市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完成6595蒸吨,实现了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基本无燃煤锅炉;东西城完成了2万户“煤改电”工程。二是加快燃气热电中心建设。西南、东南、西北燃气热电中心已投运,2014年7月份高井燃煤机组全面关停,11月份京能电厂两台燃煤机组停机备用。三是实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亦庄开发区已率先建成无煤区,2015年核心区将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将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四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减煤换煤”工程稳步推进。据初步统计,2014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降到1900万吨以下,比2013年减少260多万吨。
2、严制机动车排放,率先告别黄标车。
一是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2014年将小汽车控制指标由24万辆调整为15万辆,其中2万辆为新能源车。二是继续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全年淘汰老旧车47.6万辆,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39.1万辆任务指标,在全国率先完成了黄标车的淘汰。三是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印发 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 ,截止10月底已配置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1.5万个。四是严格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2014年底,新增重型柴油车将全部实施五阶段标准,实现了与欧盟现行标准的全面接轨。另外进一步扩大部分机动车禁行范围。
北京市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及氮氧化物排放量
3.产业结构再升级,部分工业标准已超欧盟。
2014年,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削减工业污染。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发布了 《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 。全面禁止建设钢铁、水泥、炼焦、有色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进一步淘汰落后污染产能,发布实施了《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实现铸锻、建材、化工、包装及印刷等行业共392家污染企业关停退出,超额完成年度关停300家的任务。三是用先进标准引领企业环保升级。目前北京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电厂锅炉排放标准严格程度已经超过欧盟标准。
4.开展扬尘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针对本市建筑开复工面积大(每年2亿平方米)、施工工地多(约4000个)的情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监管执法,集中整治施工扬尘、道路遗撒等污染。全市1200多个施工工地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6000余辆改造更新密闭化渣土运输车辆正式投入使用。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开展平原植树造林,提高城市平原地区环境承载和自净能力。
5、强化管理减排,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及行政等手段。
2014年3月1日实施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以来,环保、城管等执法部门连续九个多月开展“大气专项执法周”行动,全年全市环保系统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21起、超标机动车13640辆,处罚金额10565.61万元。
源头控制,严格审批,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增一减二”审批制度。通过标准进一步加严排放限值,修订发布了《低硫散煤及制品》标准,出台了《货运车辆能耗限额》标准。
以经济手段促进治污减排,自2014年1月1日起,北京在全国率先大幅提高二氧化硫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收费标准,调整后的标准为原标准的14-15倍左右。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发挥了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强化了污染者的经济责任,增强了企业环境自律意识,调动了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性。
2014年,北京出台了一批经济激励政策,包括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提高锅炉煤改气财政补助、污染企业淘汰退出、环保技改补助等。市财政陆续下达锅炉改造、老旧机动车淘汰、工业污染企业淘汰退出、渣土车更新改造等资金120余亿元。二氧化硫等排污费提标后,推进了电力和水泥行业减半排放、供热等排放总量较大的行业加快改造。
三、2015年将实施更有力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减排、管理、应急、联防成为四大重点领域。
2015年,在继续全面落实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84项重点任务的同时,北京市将突出抓好减排、管理、应急、联防四大重点领域,不断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使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6%。
减排:污染减排是硬道理,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2015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在减排上取得突破,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基本建成“无煤区”,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组织实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2000蒸吨以上,全市煤炭用量控制在1500万吨以下;严格新车环保管理和在用车减排,再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调整退出污染企业300家以上,全市水泥产能压缩到500万吨,实施第二批“百项”企业环保技改工程;超额完成“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等。
管理:2014年本市PM10年均浓度上升,既气候干燥的原因,也说明城市洁净程度仍需提高,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仍需加强。2015年要继续强化绿色施工管理,启动施工扬尘排污费的征收;巩固建筑垃圾运输规范化管理成果;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力度;严厉打击、严格取缔露天烧烤、焚烧垃圾等环境违法行为。
应急:持续重污染天气损害公众健康,2015年本市将借鉴APEC空气质量保障成功经验,以“早启动、早减排”,进一步实现对重污染的“削峰降速”为目标,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过程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联防:区域协同共治是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保障。2015年,北京将探索加大对周边区域重点城市的资金、技术支持,促进加快区域污染治理步伐,与周边省区市协同减排。同时,积极参与和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合周边省区市不断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应急联动、联合执法等区域联防联控有效机制,深化区域污染治理。
相关专题: 治理大气污染 净化首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