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35年了,终于找到了救我的人

21.05.2015  10:53
35年前,在一次自发救火行动中不慎摔伤的宋女士,被前来执行灭火任务的消防员救下,并由消防指挥车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宋女士一直想当面向这位消防员致谢,也曾去消防队找过,但都没能如愿。让她没想到的是,
最近,一次社区的书法活动,却“意外”地让她见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缘起
为救火不慎摔伤 消防战士送去医院
那是1980年12月30日左右的一天,单位着火,我们都去救。”昨天,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那时她在位于圆明园内的海淀乡面包厂工作,事发当天她夜里12点下班,回到宿舍准备休息,没想到刚躺下就听见外面有人喊:“着火了!着火了!”她跟同事赶紧起来跑出去,一看是烤面包的厂房起火了,大家都跑过去帮忙灭火。
火还挺大,都烧到房顶上了,需要从上面灭,我们几个就爬到紧邻着火厂房的小库房房顶上,往下浇水灭火,底下的人负责给我们递水。”宋女士说,后来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了,她准备撤下去时,由于拉闸断电,周围黑咕隆咚看不清,加上小库房是石棉瓦顶,不结实,一脚踩漏,整个人掉了下去;不巧,后面一个身材较胖的同事也“扑通”一声掉下去,“正好砸在我身上,紧接着又下来一桶水。”宋女士连摔带砸就晕了,只是迷迷糊糊地听见人们喊“不好了,有人掉下去了,快救人!
后来,宋女士听同事说,当时消防队正好赶到,有个姓侯的指导员二话没说,脱下自己的战斗服给她裹上,用消防指挥车第一时间把她送到了积水潭医院。“据说我当时满脸是血,把人家的外衣都弄脏了。”到了医院,宋女士被诊断为胸椎12粉碎性骨折,医生说很可能会下肢瘫痪。“由于不适于手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就被绑在硬板床上一动不动地躺着养伤,刚开始特别难熬,疼啊,晚上睡不了觉,又离不开人,只得由家人和厂里派来的同事轮流照顾。
宋女士当年才20岁,想到自己可能会瘫痪,轻生的心都有了,幸运的是,躺了三个多月后,她又能站起来了,所以特别感激及时送自己去医院的那位消防员。“我是脊椎骨折,要不是他用消防车送我,路上再折腾几下,可能就真瘫了。”伤好以后,宋女士曾经去颐和园消防中队找过侯指导员,想向他当面道谢,但没有找到。
转折
练书法遇上老兵 谈往事发现线索
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宋女士每天在小区里打太极拳锻炼,教太极的老师也爱好书法,经常约书友们到家里聚会切磋技艺。“我也想学学书法,那次就跟着一起去了,没想到大家互相介绍时发现,来人里竟然有个消防队的战士!
宋女士一听,连忙跟他说,以前颐和园消防队有个姓侯的指导员救过自己,一直想找他表达谢意都没能找到。凑巧的是,这名消防战士竟然认识她要找的这个侯指导员,于是留下了联系方式。
消防战士名叫许磊,已在颐和园消防中队当兵16年,经常在颐和园文昌院一带进行防火巡逻。许磊也爱好书法,休息时常跟几位在颐和园写地书的老师傅切磋,这次碰上宋女士的笔会就是其中一位老师傅带他去的。
结局
救人者与被救者共聚颐和园
救人的侯指导员早在1981年就从颐和园消防中队退伍转业了,但他并没走远,被分配在颐和园管理处工作,负责园内的防火安全,直到2008年退休。如今已60多岁的侯老是在颐和园工作期间遇到的消防员许磊,由于两人都搞防火工作,又都是颐和园消防中队的,就特别谈得来,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中队也就我认识侯老,因为我在这儿时间最长,中队长、指导员都换好几拨了,如果问到别人还真不一定能找到侯老。”许磊说。
第一次接到宋女士电话时,侯老都蒙了,“我早忘记这事儿了,听她一说才想起来。”侯老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年确实出过一次面包厂失火的警,接警后,颐和园中队出动三部解放牌消防水车和一部“嘎斯69”指挥车前往扑救,“我们消防员现场处置的原则是救人第一,到场后,水车出水灭火,指挥车暂时空了出来,如果等急救车还需要时间,所以就派指挥车送伤员去了医院。”侯老表示,其实救火、救人都是自己当年作为消防员分内的事,没什么了不起,没想到人家还一直记着,挺感动的。
应急管理领域院士论坛暨北京市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圆满落幕
2019年应急管理领域院士论坛暨北京市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于6月27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揭牌仪式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东洲同志主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9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在京举行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