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首都环境建设检查考评情况
原标题: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首都环境建设检查考评情况,启动新的考核模式——环境考核先暗访再明察
检查杜绝“一阵风”、考核不搞“抱佛脚”。5月17日下午的市政府常务会上,首都环境建设办汇报了3月至4月本市环境建设检查考评情况。从2016年开始,全市环境考核已启动明察暗访相结合的“2+1”模式,即每个季度的专项检查由原来每月的“明察”(即会同各区共同检查),转变为每季度前两个月“暗访”(即由首都环境建设办独立检查),第三个月采取各区随车跟检的“明察”方式,现场指出问题并集中讲评,督促各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每季度一次明察两次暗访
从3月份和4月份16区环境考核分数对比来看,4月份的平均分值明显低于3月份。首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导致分数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检查方式,3月份是明察,4月份则是暗访。原来,从2016年年初开始,全市环境考核引入了全新的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2+1”模式,检查的突然性和隐蔽性提高了,分值也更加真实,促使各区下大力气整治环境。
“环境考核实施3年多时间,一直都是每月明察。”该负责人表示,过去检查由首环办的11个成员单位共同组成,协调各方、组织踩点,现场还与各区环境建设部门一起行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现场办公、现场整治,但缺点也明显,如花费时间长、耗费人力多,不利于发现新问题、很难‘红红脸’等。”他说,从2016年开始,每个季度组织三次检查,一次明察、两次暗访。暗访由首都环境建设办独立组织实施,现场拍照取证,直接通知责权单位进行整改,“比过去更加便捷、隐蔽,能看到一些新问题,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检查结果将在每月的市政府常务会上进行公布和点评,更好地促进了各区加强环境建设的工作力度。
每区每月抽取七个点位
目前的环境考核评比是参照首都功能区定位划分,实行差异化点位方式,即城六区重点检查主要大街、背街小巷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问题,郊十区重点检查建成区和大型垃圾脏乱点问题。在评分汇总中分为市级环境问题治理、建筑垃圾综合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街面秩序检查、台账整治率和综合考评六项。
环境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考核评分特别是暗访如何才能确保客观公正、准确到位?
市市政市容委检查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暗访5月月初,负责暗访的相关部门会从环境建设问题市级台账中,按照每区七个点位选取暗访地点。
“各种途径每月收集的线索点位大约千余件,我们进行细分,选出有代表性、长期脏乱差的。”该负责人说,每月月底左右,首环办会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对点位进行检查、拍照,然后直接把结果通报给责权单位,限期整改。“这样可以避免层层打招呼、临时抱佛脚等现象,确保考核客观真实。”
城区重点打击僵尸车和地锁
据介绍,2013年4月起,首都环境建设办组织实施“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工作,通过曝光问题和公示检查排名成绩,督促各单位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目前,通过利用12319环境热线、12345市长热线、96310城管热线、暗查等十多个渠道发现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将全部列入环境建设市级台账,并在市市政市容委网站上进行公示督办,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提升环境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6年,城六区僵尸车、私装地锁等问题将被重点整治。市市政市容委表示,检查中发现一些僵尸车变成仓储、住宿、经营等场所,长期占道停放,影响环境、交通及安全,这种现象已开始从城六区向郊区蔓延。市市政市容委建议各区、各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有效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
对于个别地区问题整治不达标,部分类型问题较为突出的现象,如西城区、朝阳区、平谷区工地未公示建筑垃圾消纳许可情况,石景山区、平谷区、怀柔区、延庆区有多处点位整治不达标,朝阳区有多处报刊亭超范围占道经营等,市市政市容委建议各区、各相关部门保持标准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创新环境治理的社会参与模式,培养引导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