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到位

03.11.2014  12:43

  原标题:市知识产权法院法官到位

  11月2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任命了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首批25名法官,宿迟任首任院长,陈锦川、宋鱼水任副院长。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全国人大表示,决定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切实依法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举措。据市人大常委会介绍,北京是三地中率先确定知识产权法院的院领导和法官班子的。

  根据决定,知识产权法院有权跨区域管辖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一审案件,并对所在市基层人民法院一审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决定还对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富于一项特权,“不服国务院行政部门裁定或者决定而提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管辖”。

  注意到知识产权法院与市中级法院相比,在人事任免权这一关键环节有着更大的自主权。根据法官法规定,市中级法院院长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任命,其他人选由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任命。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与中院院长一样由市人大主任会议提请任命,其他副院长、庭长、审判员则是由知识产权法院院长直接提请任命,一定意义上来说相当于知识产权法院院长“组阁”,从人事权上与上级人民法院保持了更加独立的地位。

  根据介绍,本次获任的全国首位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2014年57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任市二中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曾参与创建市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并担任首任庭长,熟悉知识产权司法历程和人才队伍建设,主审和领导审理了美国微软诉巨人电脑侵权案等国内首例新型案件。副院长陈锦川198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任市高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精通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审理过《乌苏里船歌》著作权案、华纳唱片诉中国企业侵权等百余件具有较大影响的疑难案件。另一位副院长宋鱼水则是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辨法析理、胜败皆服”而广为人知的全国优秀法官代表,2014年5月刚刚被任命为市三中院副院长。

  根据全国人大决定,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庭的设置,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类型和数量确定。11月2日经过市人大常委会的任命,这一架构也逐渐清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案庭、第一庭、第二庭、审判监督庭四个审判庭,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庭庭长共有审判员25人,大多数是来自全市各级法院具有丰富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经验的骨干法官。(王皓)

  相关信息: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

  相关信息: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