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答复意见2017年全部公开
市政协每年收到的1000多件提案办理得怎么样?提案反映的民生难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委员的建议被采纳了没?这些以往“藏于深闺”的提案答复意见将在2015年开始与公众“见面”。
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底,在全部提案办结后,市政协部分提案答复意见将面向社会公开。按照中央要求,到2017年,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提案办理答复意见,都将全文公开。
作为提案的办理单位,政府、司法机关等权力机关的答复意见直接反映其权力行使状况,而且很多提案还都是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代表着公众利益诉求。该负责人说,答复意见公开将推动公众与委员一道参政议政问政,加强对公权力主体的监督制约。
答复意见向社会公开其实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强化了对公权力主体的监督制约,同时也对委员提案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委员提出更有前瞻性、更富建设性的提案。
提案工作的“短板”
毫无疑问,提案质量是政协提案工作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政协整体履职效能,关系到提案办理效果的好坏。
市政协2014年对提案质量进行的专题调研中发现提案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亟须补齐。比如部分提案对现实情况和政策规定掌握不够全面清楚,反映的问题是代转他人信件或是道听途说,有的寥寥数语、内容简单、缺乏参考价值;比如部分提案分析不透,言之无据,停留于表面,未能运用有关政策、法规和事例、数据等就事论事,找不出问题症结;比如部分提案建议不实,或悖于现行法规政策,或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再比如部分提案规范性不够,或一案多事,或只有问题没有分析。
写好提案“百宝书”
“政协提案要办理得好,提案质量首先必须要高。”提案委副主任李春增说。
委员提案水平应该如何提高?如果还像以前只靠在刊物上刊登相关文章、组织座谈会或是新委员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他介绍,这种临时性的、短期的知识介绍无法覆盖全体委员,也不能及时跟上提案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委员们需要一本工具书,在撰写提案遇到难题时,翻翻这本书,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李春增的桌上,有一份长达好几页的《提案指南》撰写纲要,依照这份大纲,2015年市政协首部系统性的“提案工作指南”就将问世,这部指南将成为委员们人手一本的提案“百宝书”。
这本《提案指南》,光大纲的构思确定,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从提案者资格介绍到提案具体书写格式,从提案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到如何进行调查研究,从提案语言要求到避免提出雷人建议,《提案指南》可以让一位委员初次接触提案工作就能快速上手。
其实,这本《提案指南》更像是“提案知识大全”,不仅仅是指导委员如何撰写优秀提案,还对如何进行提案工作定了标准。提案如何审查交办、如何分析提案、提案办理有哪几种方式、怎么进行提案办理检查督促、提案协商会怎么开等工作标准也被“无死角”容纳书中。此外,书里还会加入一些典型案例,让大家从老委员如何选题、如何提提案的介绍中获得“实战”经验。
集体智慧融于个人提案
《提案指南》对提案工作全过程都进行了系统描述,可以让委员快速上手。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在具体实践中,政协委员所面临的问题愈发复杂。数据显示,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全会收到的1054件提案里,需要多部门联合办理的提案占到一半以上,这需要委员更富创造性地来提出提案。
对此,徐淑兰委员深有感触。2014年,在通州工作的她准备围绕东方化工厂搬迁提一份提案,本以为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提案,但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她意识到提案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单靠自己无法将提案写得全面、客观。
市“两会”前,她把自己要提的提案与在通州的10名市政协委员交流,带到工会界别拟提提案沟通交流会上讨论,让大家一块帮她完善。“像搬迁后企业职工如何安置、新地块选址、周边附属小企业如何疏解等之前自己考虑不到的问题被加入到提案中,提案更全面、更有前瞻性。”徐淑兰说。
的确,委员囿于不同的工作经历、知识背景,要提出选题更准、分析更全面的高质量提案,单靠自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市政协为“提案合力化”搭建平台。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增加集体提案比重,提高提案质量。“其实这句话不单单是指增加集体提案数量,更深刻的含义是要求提案要群策群力,不能再单打独斗。”提案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市政协正在各专委会、各界别着力构建全会前和平时委员个人拟提提案的交流制度,让委员提案更多地融合集体智慧。
在这方面,有专委会和界别已做了探索。如市政协工会界别就建立起集体讨论拟提提案制度,在全会期间专门安排时间,由各小组提案委员召集,对委员拟提提案进行讨论沟通,使提案紧紧抓住核心问题,让提案的针对性更强。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则是发动整个党派成员的力量,为市政协委员中的九三学社成员提供提案素材,供其撰写提案使用。(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