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医院 明年全用医通卡

26.03.2015  19:20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医管局获悉,明年,市属医院将全部用上京医通卡,并将建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信息管理平台。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完成,将于本月月底前公布。

  据市医管局财务处处长申轶介绍,目前已累计发放京医通卡242万张,惠及近40%的门诊患者,其中使用京医通卡享受跨院就诊的患者达27000人。

  京医通卡适用于北京市非医保患者、外地来京就诊患者。持“京医通”卡在挂号、缴费、检查、取药等环节可节约大量排队等候时间。

  “根据计划,2015年1月底前,京医通卡还将在安定、同仁亦庄院区等医院陆续上线,并在明年年底前实现全部市属医院上线京医通卡,陆续替代各医院现有的诊疗卡。届时,患者持一张京医通卡就能在全部市属医院实现挂号、缴费、化验单打印、信息查询等功能。”申轶说。

  同时,市医管局就京医通卡使用与医保患者的自付部分,以及京医通卡在居民健康档案中的管理运用,已形成初步方案。

  此外,将建立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2015年将陆续在22家市属医院和各区县属医疗机构建立市区两级,同时服务于政府、医院、患者三方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收费的透明度。

  导医标识设计指南将于本月下旬发布

  据市医管局基础运行处处长樊世民介绍,市属医院导医标识设计指南已完成,将于12月下旬发布,共包括风车、上善若水、风筝、医学胶囊四个方案,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且天坛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还将从新方案中选出新的导医标识。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设置导医标识,是为了让患者快速找到就医的地方,改善就医体验。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参考分时就诊时间按时就诊,因此检查项目要更加精细化管理。

  同时,医院也将统一投诉标识内容,规范流程,避免患者在想反映意见的时候四处奔波,最终让小意见变成了大意见。

  另外,明年市医管局的重点工作是配合市委市政府,进行下一步的医改分开。据市医管局改革发展处处长刘伟介绍,为疏解非首都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市属医院医疗资源向郊区和薄弱地区发展,理清市属医院发展方向定位,明确医院战略定位,目前市属医院已完成制定了10年的总体发展规划方案。

  “目前医院都已经交卷,我们正在组织专家评定,总体规划具体到每年也都要有目标。”刘伟说。

  相关卫监平台升级

  记者上午从北京市卫监所获悉,北京卫生监督工作平台新升级。该系统实现了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全覆盖,将100余部卫生法律法规信息化、标准化为76个检查表和4000余条违法行为。

  此外,该系统实现了公众健康查询服务功能。市民可以通过“北京卫生监督网”和“北京卫生监督”微信,实时查询公共卫生状况、公共场所等级、医疗卫生状况和游泳场馆自检及处罚等信息,实时了解北京卫生监督信息动态。(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王硕)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