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市域面积将纳入生态红线区

19.07.2016  07:37

  本市正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此次总规修订是“增量”规划首次向“减量”规划的改革,要遏制“摊大饼”发展,全市将划定“两线三区”,70%的市域面积都将列入生态红线区,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严控建设用地。

  生态保护红线区将占市域面积七成

  “两线三区”即在全市范围内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三大区域。

  生态红线区约占市域面积的70%以上,涵盖维系本市生态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区、森林、河流湖泊、基本农田等现状生态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点公益林等法定保护空间;集中建设区约占市域面积的16%;生态红线区和集中建设区以外区域为限制建设区,涵盖集体建设用地(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农村地区)、少量分散城镇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王飞介绍,原则上本市的生态红线区面积将只增不减、生态功能不断提升,远期全市生态红线区比例提高到75%左右,区域内禁止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增长边界外不新建大型项目

  作为城市发展刚性约束红线,北京的城市增长边界将中心城、新城、镇中心区、独立城镇组团、重点功能区的集中建设区划入,初步划定集中建设区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16%。

  中心城是指四环路范围左右的中心地区及清河、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10个集中建设组团。而新城规划集中建设区则是指顺义、通州、亦庄、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重要城镇组团,指的是北京新机场地区、海淀山后、丰台河西集中建设地区等区域。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增长边界以外,除了部分必要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原则上将不再进行大型城镇建设项目选址。

  北京总体规划首次“减量

  过去多年,北京的总体规划都是扩张性规划,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都是增长的规划,此次总规修编一个主要方向是由扩张型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结构的规划,这是历史上首次由“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的改革。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实现“减量提质”,本市已确定了多个硬指标,2020年及远景常住人口2300万的控制目标;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要减到280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要减到2600平方公里以内,保证平原地区的建设用地从超过45%降到40%以下。

  个案

  城市副中心建绿隔避免“摊大饼

  7月16日,本市启动向国际征集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预计年底前完成。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副中心有6处地区需要做详细城市设计,包括原通州商务园、运河商务区、位于通州的五河交汇处、位于大运河通州段中间位置的杨坨地区、规划的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区、东方化工厂改造区以及张家湾工业区和张家湾古镇。

  “我们在规划通州的时候,有两个主要的核心思想,一个是防止摊大饼;第二,通州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和中心城直接相连,连片发展。”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通州区内部基本上不扩大建设用地。为了防止摊大饼,通州和其他区县之间都将建设绿色空间进行隔离。

  具体来说,通州部分地区处于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内,下一步要大力建设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为主体的郊野公园环、以北京周边地区为重点的环首都公园环,实现城市组团之间的有效生态隔离,防止通州与朝阳、燕郊“摊大饼”式连绵成片发展,既要避免由外向内摊大饼,也要避免由外再向外摊大饼,处理好通州与外围城镇如燕郊、香河、大厂等地区的空间关系,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董鑫)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