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温度上升 新三板的借壳现象得到坐实

29.06.2015  10:47

  在以审核门槛宽松著称的新三板,借壳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必要,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股转系统将对借壳进行规范,这也使新三板的借壳现象得到坐实。股转系统态度由没必要借壳到设立门槛的转变,正体现了新三板壳资源的市场需求。

  新三板借壳或将迎门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新三板借壳无监管的状态或在近期结束,股转系统将对新三板借壳进行规范,具体通知将于近日下发。同时,该报道还称,在该份规范通知中,明确了存续期不满两年的公司不能通过借壳方式登陆新三板。

  在业内人士看来,为借壳设立门槛的消息或许不假。“存续期满两年正是企业到新三板挂牌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市场的确存在成立不久却又有很强的融资需求的企业,借壳便是一种最快捷的方式。同时,由于挂牌门槛低,审核进程快,新三板的壳也并不稀缺。”一位新三板研究人士表示。

  目前,只要有持续的经营能力以及突出的主营业务,且存续期满两年,企业即可到新三板挂牌。由于挂牌门槛宽松以及政策大力支持,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已经高达2624家,而2014年初只有300余家。挂牌企业数量的增长也刺激壳资源悄然而生。

  在今年初,很多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人士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干净的壳资源。起初,市场报价仅为500万-1000万元,而几个月后,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壳的价格已经悄然升至2000万元。另外,业内人士还表示,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营收规模在千万元左右且主营业务简单的壳资源更加抢手。

  已现多例借壳现象

  关于新三板的借壳现象,股转系统曾进行澄清,4月14日,股转系统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隋强曾表示,借壳传言是对市场的误导,目前新三板挂牌审核流程顺畅便捷,企业挂牌的综合成本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借壳。

  然而,面对官方的说法,有市场人士曾私下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虽然相对于挂牌审核流程通畅,但并不是所有借壳的原因都是因为时间问题,由于有些企业在改制时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有些资产性质不适合上市或是存续期不足两年等原因,所以壳资源仍然是有市场需求的。

  在股转系统发声的4月,市场上还鲜有借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挂牌企业的并购重组中,借壳现象开始隐现。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实控人变更的企业中不乏借壳现象,道从科技就是最近发生的一则案例。由于公司在近两年处于亏损状态,实际控制人栾斌、白书锋以及股东张颖、刘小勇等5人将其所持股票转让给王彦直及其实际控制的深圳盖娅,交易价款总额1159.6万元。在权益报告书中,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的深圳盖娅表示,将借助公司平台注入游戏资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盖娅成立于2014年10月,存续期至今仅为8个月。另一家挂牌企业风格信息也因经营不善被收购,收购对象自然人肖凌同样表示将注入游戏类资产。

  “由于新三板的交易规则中并没有关于借壳的相关规定,也没有对借壳做一些资产等方面的界定,有借壳行为的挂牌企业,只需在信息披露时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或资产收购报告书就可以,普通投资者很难发现其借壳痕迹。”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市场需求温度上升

  如果真如报道所言新三板的借壳将有两年存续期的门槛,那么深圳盖娅的资产注入是否会因此遇到阻碍,新三板的借壳现象会否遇冷呢?

  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问题与一位投行人士进行了讨论,该人士表示:“这在资本原作高手看来也不算难题,可以只装核心业务进行双主业经营。”对于借壳设门槛而会使壳资源遇冷的问题,该位人士称,目前市场对壳的需求依然火热。

  “我的一位大客户近期准备一下入手8个壳资源,价格在2000万元左右。”该人士表示,“除了一些不满足挂牌要求的企业打算借壳挂牌,很多大资产也看上了新三板这块沃土,对于他们来说,借壳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获取资源后不但满足经营性资产融资需求,还能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获取巨额收益。”

免责声明:市场需求温度上升 新三板的借壳现象得到坐实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