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市场化方式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16.02.2016  17:07

  作者:记者张瑶瑶 
  2016-02-06 来源:中国财经报
  北京,历来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北京作为创新创业之城的色彩也日益浓厚。而这与北京市始终坚持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以及通过实实在在的、有效的资金政策持续发力,不断撬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政策的扶持下,北京市中小企业呈现出增长日益健康、结构日益优化、创新日益活跃的发展态势。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北京市中小企业也在北京市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普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反哺这座给予他们无限发展机遇的城市。
  始终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难始终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为此,北京市财政局以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力求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公共财政出资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规模已超过75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30亿元,涵盖了科技、文化、农业、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事实上,通过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北京市早在2008年就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所开出的一剂“良方”。
  当时,北京市探索建立了国内首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期规模9.2亿元。截至目前,引导基金规模已增至13.2亿元,已签订投资协议的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公司共8批34家,总规模(协议出资总额)为61.27亿元,其中引导基金协议出资额15.5亿元,合作创业投资机构协议出资额约45.77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超过4倍。
  北京市财政局经建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政府资金的循环使用,发挥了政府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扶持效果。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财政局的引领下,北京也有多个区县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支持首都经济发展,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区两级与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的网格架构。
  设立基金提升政府资金“双效” 
  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行,大幅提高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扶持效果。
  一是杠杆效应显著。引导基金以参股合作的形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创投引导基金准确把握了政府、市场、企业三方面关系,将财政出资规模一直控制在20%至30%之间,坚持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跟进投入,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内创投行业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
  二是引导作用突出。引导基金在设立伊始就明确要重点支持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创业期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投资风险较大、市场容易失灵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比如,近年来,密切联系首都城市定位、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引导基金监管部门通过提供让利政策和创新政府服务等引导创投资金投向,使中小微企业成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助推力。据统计,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已投资的项目中,电子信息、互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占所投项目总数高达98%。
  三是带动效果初显。作为国内首创的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吸引和集聚了一批专业的创投机构、创业投资人、天使投资人,进一步拓展了首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规模,也带动了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发展,各产业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不断涌现。
  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发生创投案例639例,居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北京市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关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等各类创投基金总规模已超过400亿元。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发力 
  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北京市财政局将在继续扩大基金规模和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持续发力。
  在扩大基金规模方面,北京市财政局已在现有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类中小企业资金,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3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资金150亿元,通过股权、债权、风险补偿等子基金参股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北京市财政局在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设立债权子基金,由合作银行按债权子基金3∶1比例进行配资,每只债权子基金每年可完成债权融资10亿元。债权子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预计子基金总规模30亿元,财政资金可放大10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北京市还将进一步提高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投资比例,优化退出机制,采用同股同权,使基金运作更加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向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聚集。
  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点开“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中小企业发展的“全能后备仓库”。在这里,中小企业可以轻松获得找政策、找资金、找场地、找人才、找技术等关系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服务。
  这一网络平台,于2015年5月正式开通运营,获得了北京市中小企业的广泛青睐。同时,这个网络平台的开通也意味着北京市针对中小企业“一厅”(2000平方米的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一网”(平台业务系统)、“一联盟”(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据悉,这一网络平台汇集了北京市33个委办局的服务资源,联通了16个区县和市级认定的平台基地等154家窗口平台,并优选了138家优质服务机构加入,将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构建成为可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人才、资金、管理、技术、法律、场地等全方位、全品类、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网络。

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商务之窗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第一批)正式发布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宣贯工作的第4年,自2016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相关行业236个标准规范分11个行业(业态)汇编成册以来,已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召开系列宣贯会93场,共1.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