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召开第八次(扩大)会议

22.10.2015  17:47

  北京人大网讯 2015年10月14日上午,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在机关五层会议室召开第八次(扩大)会议,会议由黄强主任委员主持,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外办和市台办“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和“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对台交流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方案的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在落实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方面措施得当,务实全面;提交的对台交流工作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方案紧密围绕常委会审议意见,严谨审慎,措施得当,方案后续实施需进一步完善、细化。

  与会委员和代表建议:

  一是,北京市国际友城工作作为首都对外交流交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意义重大,既要服从于中央对外交流交往工作的整体部署,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大格局,又要实现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目标。在报告中,应予以适当体现,特别是在体例方面,应做适当调整,加以兼顾。二是,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对外交流交往越来越成为首都对外交往的重要力量,加强民间交往,特别是文化方面的交流交往,既能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又能在加强国际交往中起到更好的作用。三是,为实现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实现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战略目标,在服务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目标方面,国际友城工作作为首都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工作之一,应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统筹规划。四是,对台交流工作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方案制定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并兼顾京台两地交流交往的工作实际,制定措施科学合理。还要充分考虑落实方案的效果,既要有具体明晰的工作步骤、牵头落实单位,又要有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充分肯定了两个报告,认为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细致、态度认真、质量比较高,反映出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重视,并对两个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国际友城工作要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新要求、新形势,积极主动,细致工作,研究新方法,突显首都对外交往的资源优势,为服务中央对外交往大局起到更大的作用。二是在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开展国际友城工作对促进北京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源和动力,要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模式。三是要把北京民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通过进一步最大化、规范化、系统化整合,进一步发挥出首都民间对外交流交往在全国各地方中首屈一指的资源优势。还要对民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加强指导,加大对民间交流交往工作的投入,纳入首都大外事整体格局中去。四是加强对台交流工作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服务中央对台交流工作的大局,发挥首都在对台交流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民间交流交往,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对台交流交往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提高北京对台交流工作的水平。(民宗侨办公室综合处 朴春植)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