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线联平同志调研学农项目实施情况

24.11.2015  11:21

线联平主任与韩俊兰副书记观摩学生学农实践课


线主任为参加学农活动的学生示范


付志峰副主任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颁发“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标牌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进行学农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11月20日上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同志调研“城区初中学生到郊区学农”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韩俊兰同志、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同志以及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有关人员参加了调研。
  早晨,房山地区大雪纷飞,线主任带领调研组一大早就来到房山学农教育基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他饶有兴趣地观看学生彩林园施肥、传统工艺石碾子挫玉米、实训室酸奶与西点制作和压花等实践体验课程。参观过程中,线主任不时地与前来参加学农活动的学生互动交流,现场启发正在推碾子的学生运用学科知识领悟动作技巧,兴致勃勃地挥舞铁锹,为学生示范施肥动作。
  参观活动结束后,调研组听取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并举行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韩俊兰副书记宣读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设立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通知》,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同志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颁发“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标牌。线主任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施“学农”项目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任务,要站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高度去着力实施,项目要立足于为北京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探索新模式、做出新贡献。他着重强调项目实施的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实现教育体系向前端、高端的延伸拓展,适应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通过把中学与高职的课程进行延伸、把学生动手实践向全学段延伸,从而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二是实现课程融合,丰富学科知识,通过实践体验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挖掘学生发展潜力。三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是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为做好下一步工作,线主任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重在真实体验,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参与原汁原味的劳动体验;二是重在实践与学科知识结合,今天的体验是为了明天的创造打基础,体力劳动旨在启发学生探索技术创新;三是重在校校合作,把项目合作成果深化到教学指导与合作中,放大项目成果效应。
  授牌仪式结束后,参加学农项目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展示交流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体会,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和市教委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一同观看了学生的精彩展演。
  市教委自2015年10月启动实施 “城区初中学生到郊区学农”项目,截止目前,项目已完成5个批次7所学校2700多名初二年级学生学农实践活动。此项活动受到了参与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