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北漂”成京城命案犯罪主体

17.11.2015  19:04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于立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7日通报,该院近三年审理各类命案210余件,其中故意杀人111件、故意伤害93件、强奸5件。此类案件最大特点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未成年“北漂”成为京城犯罪的主体。

  据北京市二中院副院长崔杨介绍,近三年,该院审理的命案中,外地进京务工人员占73%,且大部分罪犯是进城务工农民,职业多不稳定或者处于无职、无业状态。

  法官分析认为,经济拮据和生存状况不良是这类犯罪的两大原因。面对大城市高消费的环境,进京务工人员好逸恶劳,追求享乐,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迷失自我,想通过犯罪快速获取财富。

  来京务工人员因学历低、无技术,大多从事服务行业。他们利用工作便利,以快递员、售后服务、小区保安的身份,或冒充此类人员,实施入室抢劫甚至杀人。

  据二中院提供数据显示,近三年,该院受理的抢劫杀人案中,41%为入室作案。其中,5起是以快递、咨询、售后服务等名义进入居民家中进行抢劫,且手段暴力凶残,抢劫的金额不会超过万元人民币。

  该院受理的命案中,“北漂”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较大。数据显示,近三年,少年法庭审理17起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其中故意杀人3件、故意伤害6件、抢劫5件。涉案未成年人24人,非京籍未成年人占75%。

  从文化程度来看,24名未成年被告人中,高中学历2人、职高学历1人、初中学历14人、小学学历7人。

  据审理此类案的法官介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监管缺失,部分来京的未成年人长期混迹于网吧、车站等场所,由于缺乏经济来源,萌生图财害命念头,最终实施杀人。

  针对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未成年“北漂”命案犯罪较高的问题,崔杨表示,要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预防体系,形成未成年犯罪预防网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拓宽眼界、提高谋生技能,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