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4个被巡视点整改情况公布 官商勾结呈现家族式特点
原标题:一手抓反腐一手抓治本
随着河南省通过中纪委网站对外公布巡视整改情况通报,至此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的14个地区和单位的整改情况全部公布完毕。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3月至5月,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常规巡视,对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7月中旬,中央巡视组陆续向上述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反馈巡视意见。10月,整改落实情况陆续对外发布。
从公布内容来看,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一把手”涉腐、房产和土地腐败成重灾区、官商勾结、小官巨腐等问题。各地、各单位在整改的过程中,既对问题进行了不回避的治表,也在治本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官商勾结呈家族式
今年中央首轮巡视整改清单暴露出一系列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不再直接从老板手中拿钱,而是通过亲属子女输送利益,或在自己“关照”的企业中入“干股”、当“顾问”。仅新疆一地就查出地厅级干部亲属中31人经商办企业,县处级以下干部中28人经商办企业,县处级以下干部亲属中有849人经商办企业,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
从领域看,官商勾结在矿产开发、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药品采购等多个领域均不同程度存在。宁夏存在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以权谋私情况;山东存在领导干部为他人谋取征地拆迁、工程承揽等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甘肃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基建工程严重违规,存在安全和腐败隐患;河南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收受贿赂问题比较严重。
小官、冷门不放松
在重点查处“一把手”涉腐的同时,一些地方也兼顾治理隐蔽性更强的小官贪腐问题。除了较为容易发生腐败的土地、矿产等领域,一些地方也整治了隐蔽性较强的冷门领域腐败问题,力求做到反腐无死角。
为治理小官巨腐,北京市加大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力度,实施重要线索“下管一级”,建立案件线索台账;重要案件“下查一级”,加大对基层办案的指导力度,对“小官巨腐”的重要案件由市纪委直接查办,并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下审一级”,针对农村基层案件情况复杂的特点,由市纪委加强指导、协调和督办。
天津市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农村“三资”监管。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制度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完善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三资”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制度48项。
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方式
透过整改报告不难看出,在整改过程中,各地、各单位通过意见、办法、规定或者创新工作方式的办法,对腐败不仅仅是查处,还力图形成制度上的约束。
海南省建立了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向“五人小组”报告巡视情况的工作机制,“五人小组”听取了对陵水县、省农垦总局巡视情况的报告。
河南省研究制定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明确党委负有20个方面主体责任,纪委负有6个方面监督责任,并建立9项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