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家照顾99岁奶奶 代表:居家养老应关注细节
原标题:赵海代表:居家养老应关注细节
“咱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儿吧。”昨天下午5时整,西城团第三小组有关居家养老和大气污染防治的讨论刚刚结束,就当其他代表还坐在原地收拾发言资料的时候,赵海代表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出门了。这么着急要去哪儿?记者跟着赵海代表出了门,询问才知他急着回家探望已经99岁的老奶奶,按摩、聊天、洗脸洗脚……十几年来一天都没落下。今天上午,记者在小组讨论会上找到了赵海代表,对于正在审议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他的感受非常深。
赵海代表
坚持十几年
下班回家陪奶奶
赵海是西城区法院专职社区巡回法官,长年在街道和社区指导调解民事纠纷,而每天下班后,赵海还要完成另一项“巡回工作”,探望自己今年已经99岁的奶奶。
每天下午6时30分,赵海会准时到达奶奶家,安排奶奶吃药、按摩穴位、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一般要忙到8点多才会离开。十几年来,因为要陪伴奶奶,他放弃了所有的出差、出游机会,一次也没离开过北京。
陪护有感触
老人用品不好买
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审议草案时,赵海对居家养老的感触非常多。
首先,他建议重视和生产开发适合高龄老人的生活用品,这也是他带到市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一个建议。
“大家关注养老领域,往往忽略的是一些细节问题。”赵海说,高龄老人有的弯腰驼背,有的肢体萎缩,有的基本卧床,照顾老人的过程中经常为买合适的衣服鞋帽而发愁。“老人的上衣最好是粘扣式的,左右一搭就行,纽扣既危险又繁琐。”赵海说,有一天发现奶奶总流口水,结果在奶奶的口中找出了一颗上衣纽扣,原来奶奶把纽扣当糖果,在手里攥着攥着就放嘴里了。
另外,想买到合身的尿不湿也很费劲,尤其是对于半卧床的老人。赵海说,“穿那种短裤式的尿不湿得从脚底穿上来,得把老人架起来,半天才能穿上,让老人觉得不舒服。”他觉得,全社会应当多开发一些适合高龄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的产品,增加老年用品的购买便利性。
盼家庭医生
老人看病太费力
其次,高龄老人就医困难也特别突出,赵海特别期盼草案中关于对老年人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施细则,“每次老人生病,简直就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老人‘搬’到医院去,各种检查折腾一溜够之后,再‘搬’回家。”
赵海建议,应当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为辖区内的高龄老人建一个台账,对于老人的日常用药就医需求进行登记,以社区医院辐射周边老人,让医生尽可能地走进高龄老人家中,解决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赵海认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特别重要。十几年前,赵海曾经调解过一起养老方面的纠纷,这让他对养老有了最初的认识,之后的工作以及每天对奶奶的陪伴,让他对养老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每天回去看看奶奶,跟哄小孩似的跟她逗逗乐、聊聊天,给老人一些肢体上的互动,捏捏腿、按按肩,老人心里特别知足,赵海自己也觉得很踏实,“尤其高龄老人,其实他们就像婴儿一样,只要给他们抚摸、关爱,在精神上多关怀他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