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法院“三个全面”提升“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质效

24.10.2019  18:11

近年来,随着石景山法院新收案件增幅较大,类型化案件与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同步增长较快,人案矛盾愈加突出。为破解“案多人少”矛盾,该院大力推进“多元调解+速裁”工作,通过优化团队建设、科学审判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借力信息技术等方式加大内部挖潜与自我革新,坚持全面滤案、全面提速、全面增效,实现“多元调解+速裁”结案多、快、好。

                          全面滤案,提高速裁结案占比

2018年5月,该院在全院范围内实行民商事随机分案的“民商事一体化”办案模式,在此基础上,统一民商事案件速裁滤案标准,出台诉调对接、前后端衔接制度规范,不局限于批量案件及特定案由,在全部民商事案件中实行全方位滤案,保证速裁滤案达到全部民商事新收案件60%以上,不适宜调解速裁的案件直接进入后端审判,预留案件一审到底,避免程序重复、延长案件审理周期。 

                          全面提速,强化团队高效运转

从民商事法官中抽调业务骨干,组建7个“1+1+1+1”(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1名人民调解员或实习律师)“多元调解+速裁”审判团队。以《关于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辅助人员履行审判执行工作职责的规定》为规范基础,同时赋予法官对团队内成员职责分工的调整权和绩效考核评定建议权,充分发挥团队自主性,凝聚团队合力。

以法官为主体、以结收比为指引,加强审判管理,督促案件快审快结。根据上一年度速裁法官人均结案量及预计新收案件量,测算划定速裁法官年度人均结案底线,确定团队月度最低工作量及收结案每周调整比例,通过审判管理指标周通报机制,激发团队间竞争意识。

针对案由集中的类型化案件,加大信息化研发力度,攻坚大量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提高案件集约化办理力度和效率。建立案件信息库,研发机器人程序和审判系统小程序,实现近万件案件24小时内批量立案、批量报结及批量文书上网,大大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信息录入错误率;加大社会服务购买力度,解决上万件速裁案件卷宗归档问题,充分释放审判辅助人力资源,使辅助人员集中精力投入到审判辅助核心事务中去。

                                    全面增效,确保法律统一适用

以专业领域为划分广泛开展法官讲堂,出台涉继承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15类案由案件办理规范和裁判要点,让速裁法官快速适应跨领域审判工作需要。通过周例会、定期法官联席会机制,加强庭室内民商事一体化业务交流与学习,集中研讨融资租赁、物业供暖、金融服务合同纠纷等适宜速裁的类型化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统一裁判尺度、规范速裁流程。

建立专门团队对接特邀调解组织,明确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石景山法院工作室、公证处等特邀调解组织受案标准,由固定法官对可调解案件进行筛选分流并办理司法确认,顺畅诉调双向对接,对调解员依法调解进行指导把关,提高调解规范性及成功率。2018年以来,采取“人民调解+公证员调解”协作模式,化解物业供暖纠纷1000余件;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石景山法院工作站以“驻院调解+平台调解”相结合方式,自2018年底至今共化解100万元以上大标的案件32件;采取“律师调解+速裁法官指导”协作模式,对各类型民商事案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实习律师共成功调解纠纷133件。

2018年,该院“多元调解+速裁”结案共计23211件,占全院民商事结案总量的76%,其中常规民商事案件结案占比为54.67%。2019年上半年,该院“多元调解+速裁”结案12209件,用23%的人员数量消化民商事案件总量的81.4%,案件消化量占比位居全市法院第一;除金融服务纠纷类案外,“多元调解+速裁”消化常规民商事案件量占比也已超过60%。

今后,石景山法院继续深入推进“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进一步压缩案件筛选分流周期,提高速裁消化案件能力;继续扩充人民调解员数量、加大团队内调解员集中培训指导力度,不断提高特邀调解工作质效;加大与石景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接力度,着力推动线下ADR+线上ODR齐头并进,全力推进“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赵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