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重生滋养四川旅游业长成“参天大树”

09.10.2015  11:52
  在近一半国土面积被林地覆盖的四川省,成千上万个休闲度假地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得益于生态恢复,四川旅游业正在长成“参天大树”。
  9月中旬,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的一处山顶上,川南林业局613林场正在扩大修建游客接待房。林场工人文圣强说,每年都有游客自驾来休闲度假,即使在冬季,也能发现一些“背包客”。“这里森林茂密,空气干净,良好的生态吸引了大家。”
  然而17年前,这里仍在砍伐森林,周边山梁光秃秃一片。上个世纪末,四川率先在全国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后,川南林业局包括613林场在内的8个林场,把工作重心转为植树造林。如今,这些荒山已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四川省林业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四川森林面积达到17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达到24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国土面积的一半。与1998年比,净增的森林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
  四川林业厅森林旅游中心主任马朝洪说,四川群山间分布着上百个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像九寨沟、海螺沟、四姑娘山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景区,已经从林场蜕变为当地旅游经济引擎。
  林区旅游产业在继续发展壮大。在川西高原腹地,白玉林业局把职工食堂改造成饭店和娱乐中心,并投资1800万建成了一年接待4万人次的三星级酒店。此外,还兴建有机养殖场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如今,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占到全局总产值的15%以上。
  每逢假期,从成都出发、开往四川山区的自驾车队浩浩荡荡。由于通往川西、川南林区景点的车辆太多,一些地方不得不出台交通管制措施。
  从雅安到西昌的高速路两旁,除了森林茂密的高山,还有果木成林的丘陵山坡。多年前,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村民汪国华利用荒山荒坡种植了10亩大樱桃和桃树,2014年3月他办起了自己的“农家乐”。“来耍的人多得很,要提前预订。”汪国华说。
  像汪国华一样,四川还有很多人靠林区农家乐走上致富路。在四川,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2000多万农民将1000万亩荒地变成了林地。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心负责人说,由于最新政策对树种的选择已不再做限制,林业经济生态化、林业生态经济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会促进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
  据统计,四川2014年的生态旅游收入比2004年增长了150倍。今年上半年,四川共接待游客超过3.2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70亿元,同比大幅上涨28.6%。(记者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