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生物壮美 呼唤博物学精神

01.09.2015  11:32

 

今年是自然影视的丰收之年。年初,《狼图腾》大获成功,让更多人注意到自然影视的市场潜力。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野生动物纪录片《野性的呼唤》再次引发广泛关注。近日,制作方及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就“野生动植物纪录片创作的发展途径”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野性的呼唤》由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影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是国内首部全景式野生动物纪录片,历时6年摄制完成。自2009年开始,摄制团队奔赴中国数十个人迹罕至之地,上过天、下过海,越过重重高山、草地、沼泽,经历过地震、雪灾、羚牛追撞等种种险情,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雪豹等珍稀动物,记录下了野骆驼发情、东北虎抚育幼崽等动物行为。据《野性的呼唤》总导演崔颖介绍,片中许多镜头是以拍摄纪录片著称的BBC都没有拍到过的,已经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目前,制作方已与美国国家地理、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等国外公司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

 

   影像的保护力量不容忽视

 

  “震撼”“视觉奇观”“中国野生动物影像记录的里程碑之作”,出席研讨会的专家纷纷给予影片高度评价。“纪录片的打磨需要时间和耐心。如果说政治商业是动物性的,具有攻击性;文化则是植物性的,和谐而平和。《野性的呼唤》兼具动、植物性,既有绚烂的画面,也有感人的故事。它如一剂清凉的饮料,让我们在夏季感受到文化的清新和滋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张雅欣表示。

 

  然而,摄制这样一部野生动物纪录片远比人们想象的困难得多。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负责人宋大昭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在中国,拍野生动物和保护野生动物一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理环境极其复杂,这些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同时,《野性的呼唤》也让宋大昭看到了影像不容忽视的保护作用。在向大众宣传生态保护知识方面,影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一部好的野生动物纪录片能够寓教于乐、启迪思想,甚至可以激发公众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投身科学研究。

 

   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需要科学家专业支持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野性的呼唤》总制片人张跃一直心怀梦想,那就是摄制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野生动物纪录片。从20年前和国家林业局合作拍摄风光片《》,到创作动画剧本《小虎还乡》《渴望蓝天》,自然始终是他关注的重要主题。如今,梦想照进现实。《野性的呼唤》的成功让张跃感慨良多:“过去,我最羡慕的是BBC、CNN的野生动物纪录片从业者,羡慕他们有我们用不起的设备,羡慕他们的专业。如今,《野性的呼唤》的成功证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也充分说明我们终于有实力呈现具有国际水准的野生动物纪录片。

 

  同时,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作家张劲硕也指出,长久以来我国自然类纪录片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他说,这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国外,野生动物纪录片拍摄前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研,摄制组会带着科学家去熟悉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为此,张劲硕建议,未来想要拍出更多优质专业的野生动物纪录片,需要科学家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因为只有专业的纪录片才能真正带给人们丰富的知识和愉悦的享受。

 

   野生动植物纪录片如何走得更远?

 

  研讨会上,优酷土豆纪实频道主编张沫玄分享了这样一个信息:优酷土豆引进的自然类纪录片《第三极》点击量高达几百万。国内的视频网站,除营销型纪录片之外,自然类纪录片点击率是最高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由此可见自然类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何自然类纪录片能博得诸多观众的喜爱?在张沫玄看来,自然类纪录片超越国界和地域文化。诸如《野性的呼唤》等野生动物纪录片,无形中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也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然而,令张沫玄担忧的是,目前,这些颇受欢迎的自然类纪录片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一方面国家对国外进口影片有配额限制,另一方面国产自然类纪录片少之又少,视频网站的自然类纪录片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为此,张沫玄呼吁亟须建立自然类纪录片产业链,加快国产自然纪录片提质增产。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物学教育推广人刘华杰则从宣传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说,“在中国,纪录片的宣传是有技巧的。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就要强调科普的重要性;面向大众时,打文化传播牌则更有亲和力。因为观众更愿意主动了解,而不愿被灌输。

 

  虽然,野生动物纪录片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在国内指望用野生动物纪录片赚钱并不现实。因此,曾立志以野生动植物纪录片为事业的一部分人选择了中途放弃。为何《野性的呼唤》团队还要坚守?这源于他们的梦想和情怀。正如张跃所说:“过去,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做一些有盈利的娱乐节目。当我们生存下来,骨子里想做野生动物纪录片的精神又被激发了出来。唯有坚持,野生动物纪录片的价值才能凸显,在野生动物保护的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终有一天,镜头中壮美的山川、生物,会唤醒国人骨子里的博物学精神。”(A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