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四项成果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1.12.2015  16:04

  近日,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共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韩经太教授参编的《中国诗歌通史》荣获文学类一等奖,邱冰副教授的《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多视角研究》荣获语言学二等奖,张维佳教授参编的《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和周韧教授的《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荣获语言学三等奖。

  据悉,本次评奖共有90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二等奖251项,三等奖596项,成果普及奖1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人文社会科学) 奖励评选,每三年举办一次,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严谨治学、铸造精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荣获文学类一等奖的《中国诗歌通史》共十一卷,以历史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少数民族卷。《通史》贯通古今并兼顾各少数民族,是迄今最具学术容量的通史著作。《通史》各卷既是独立的一代诗歌发展史,每卷之间又相互关联。《中国诗歌通史(宋代卷)》,由韩经太教授主编。

  邱冰副教授的专著《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多视角研究》,针对具有多重特点的中古时期复杂历史背景,对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开展多视角的研究,在量化统计研究和梵汉对勘方法上有重要的突破,梳理出了中古和上古、近古的复音化差异,中古的中土文献和非中土文献的复音化差异,并最终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揭示了词汇复音化与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外部因素的密切关系。

  张维佳教授参编的《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是秦晋学者合力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曾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者以语言地理学的理念在对秦晋沿河两岸28个市县方言做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秦晋黄河沿岸方言极其复杂的语音、词汇、语法面貌,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两岸方言之间亲密而复杂的关系及其在所属大方言中的地位,认识现代方言与古代汉语方言的关系,认识大江大河、人文地理在方言特点形成、流播中的作用。

  周韧教授的《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一书打破语音层面、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界限,综合利用当代最新的生成语法理论、音系学理论、类型学理论和焦点理论,从多层面互动的角度,通过对现代汉语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集中讨论了现代汉语韵律与语法的互动关系,特别是韵律对语法的影响作用。

  此次教育部人文社科奖项的获得,不仅是我校相关学科优势特色的体现,也是我校人文社科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标志着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