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下帷幕

10.06.2021  10:07

本网讯 6月6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农业大学“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决赛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保楼一楼报告厅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校团委、就业创业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联合主办。

本届大赛自今年2月份启动以来,吸引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创业竞赛类创业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吸引本、硕、博学生1200人、专业教师近300人参赛,共组建160余支项目团队,内容覆盖生命科学、工程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社会服务等多个门类。经团队报名、项目推荐、作品函评等环节,最终选拔出二十强队伍入选决赛现场答辩环节,展开一等奖争夺赛。

活动伊始,校党委副书记王勇为9位校内外评审专家颁发了创新创业导师聘书,正式启动决赛赛程。

决赛答辩共分上下半场举行,项目团队收紧进行5分钟项目内容展示,随后回应评审专家提问,专家组结合项目创新、商业运营、团队运作、就业引领及可持续性等多方面进行评审打分。

首先进行的是创业主赛道13个项目的展示。“温度敏感型灭活疫苗商业化”项目聚焦疫苗接种研制了新型疫苗和推广技术;“无人渔场”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传统渔业进行赋能提升;“社区园丁——社区绿色生活的引领者”项目针对社区垃圾处理问题,提出近零碳社区理念社区零废解决方案;“中农智造”项目开发了AI与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多项应用模块;“猪梦之芯”项目运用数据手段辅助提升分子育种技术在育猪领域的应用效能。“稻为米酒”“大农盟”“普瑞舒单环刺螠降压胶囊”“中农食安”“中农优苗”“检速生活”“飞稻”“中草种业”分别以自研米酒商业化、农产品销售、降压药物生产、新型农药研发、乳制品检测、水稻无人机管理、草种处理等为项目核心进行了展示。

随后来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7个项目进行了答辩。“星农港”运用B2B手段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微绿大地”项目针对新型群体微生物开展研究和商业应用;“智慧畜牧”项目运用数字手段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鹰眼”项目运用无人机遥感等综合手段开展鼠害检测和退化草地保护;“化繁为简”项目通过打顶剂和脱叶剂的研发创新,提升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效能;“中非小院”介绍了中非小院赋能非洲农业青年的行动创新;“一叶拂风”则分享了项目团队多年来开展脑猝中防控措施和成果。

最后,评审组组长对本次决赛项目表现做简要总结,他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参赛团队能够以三农发展重要难点、痛点问题为切入点,体现了我校师生的责任但当。预祝本年度优秀团队能够再接再厉,争取在即将举办的北京市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当中再创佳绩。

赛事举办同时,组委会对部分团队进行了专访,来听听参赛团队关于参加本届兴农杯大赛的体会:

兴农杯”小记者问: 请问一下你们是如何利用起来这么多优秀的资源的?

温度敏感型灭活疫苗商业化”答: 我们非常感谢何诚教授,他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合作伙伴、聚拢了很多资源,这也是项目能够取得成果的一大原因。

兴农杯”小记者问: 在项目的运行中你们遇到许多的困难,可以举个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吗?

中农食安”答: 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产品研制的环节,研制产品的时候物质配比很难把控,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团队齐心协力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最终找到了合适的配比,最后成功的时候我们都特别开心。

兴农杯”小小记者问: 你们的项目已经一定的进展,可以了解一下在比赛后项目发展方面的规划吗?

稻为米酒”答: 整个产品的打造,我认为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一个过程,目前主推第一、第二款产品,后续会推出更精品的产品。下一步要铺高校市场要做一个百人百校的计划,寻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高校负责人帮助我们把产品更好的投入到高校市场。

兴农杯”记者问: 从答辩中可以看到你们队员配合默契,可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协作的吗?

中非小院”答: 我们分为中方人员和外方成员,中方主要负责中方的项目运营和管理,外方人员主要负责外方的项目运营和管理。具体一些的话我们每个人还有更详细的分工,比如财务和文化方面的沟通,我们认为沟通的过程对创业项目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