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理发买菜 “一刻钟”搞定
今后,将有更多的居民可以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里,享受到包括理发、买药、买菜等在内的便民服务。
近日,北京市委社工委表示,目前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推展情况顺利,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新增200个“服务圈”,总数达到1022个,全市总体覆盖面也将超过六成,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所谓“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之一,即根据社区区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10大类60项社区基本服务项目所搭建,让居民尽享便捷服务。
北京市委社工委书记宋贵伦介绍,截至2013年,北京市内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已达822个,“基本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今年计划新增200个服务圈,届时全市1022个服务圈将使社区便民服务覆盖率超过60%。
最早推出“一刻钟”概念的是朝外街道,后被市社工委提升、归纳并在全市推广。这段历史将在今晚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社会时代》中再现。
“一刻钟是个时间概念。”时任朝外街道书记武清林在《社会时代》中说,这并不是要求所有服务都要15分钟内完成,“可能有的两三分钟,有的17分钟”,目的是让居民在近距离、短时间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从而使社区环境更好。
■ 追访
62岁的武清林,回忆起2004年开始探索“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创业史”,说了一个字“难”。
他说,那时,他是朝外街道工委书记。他所在的地区,除了使馆、部级单位、文化文物、雅宝路国际贸易市场等,还有4万多常住人口,居民生活很不方便,老人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交水电费,一排队就是一个小时,“怎么可能不抱怨?”于是,他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开始整合地区内的资源,让居民生活得方便些。
“开始很难,得一家家上门做工作。”武清林记得,当时一家银行“很好说话”,“我跟行长商量能不能有一天专门让老人优先排队交水电费,行长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武清林等人的沟通下,到了2009年,加入服务圈的企业就已经有86家。
武清林称,比如居民希望买东西便宜些,他就跟商家谈能不能少赚些、给居民一些折扣。后来,一超市愿意提供8折服务,办事处也通过提供场所等为企业的员工活动“提供服务,不赚钱”。
“我从不沾谁的。”武清林反复说,在所有沟通过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只关心和居民的关系怎么样”。
(来源:新京报 记者:黄颖 实习生彭子洋)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