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如何突破多重瓶颈?

24.01.2016  12:26

 题干

  按照大会议程安排,今天下午市人大代表将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在22日王安顺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的重点”。从1991年开始,北京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左右。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从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过渡成为现实选择。但是,由于养老服务存在滞后性,未来五年,如何让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深入社区?如何平衡布局不合理的机构养老资源,缓解中心城区老人“一床难求”的局面?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北京市300多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解题思路一:远距离的养老机构并不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从立法角度,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到居家养老服务上,重中之重就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长期从事养老问题研究的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缪青也认为,对比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集中式、大规模、远距离的养老机构并不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反,靠近社区的小规模、综合性、多功能的养老设施才是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选择。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方面,北京市已经走出重要一步——推进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150余个养老照料中心,今年还将建设至少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支持100家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完善辐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养老照料中心不是终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养老照料中心的服务还进一步深入到了社区,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的形式,由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社区服务站的优势是可以及时反映和解决老人的需求。”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绍纯介绍说,养老照料中心将实现街道乡镇层面的覆盖,为辖区老人进行服务。

  下一步,居家养老服务将深入社区。今年朝阳区完成试点建设80个、海淀区完成试点建设10个具有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精神关怀、养老助餐服务等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养老驿站就是社区层面的、供老年人以日间活动为主的场所。”李绍纯透露说,“养老服务驿站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根据试点的经验情况,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解题思路二:机构养老床位布局向中心城区倾斜

  根据北京市“9064”的养老服务模式,4%的老年人将入住养老机构。至2020年,北京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将近400万人,这也意味着,16万老人需要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

  然而,市人大巡视组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大约12万张床位,实际‘养’了不到4万的老年人,三分之二的床位是闲置的,入住率还不到40%”。机构养老存在入住率过低及床位大量闲置现象,严重阻碍了机构养老本该发挥的效用。

  北青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城郊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的现象非常普遍。以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兴爱养老院为例,养老院共有床位240张,但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实际入住老人数量也就“百十来人”,这意味着一半左右的床位还处于闲置状态。

  与城郊养老床位大量闲置对应的是中心城区一床难求的局面,由此反映出,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不合理。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为321.6万人。其中,城六区集中了近200万,70岁以上老年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城六区都占到了70%,而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占比不到全市的4成,养老机构和床位极为欠缺。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缪青也认为北京的机构养老布局存在方向问题,“此前对于养老设施建设的认识有误区,没有了解老人的真正需求”,据他观察,高达85%的老年人实际上不愿意去养老院,“在就近养老的传统观念中,入住养老院往往给老人一种‘等死’的感觉”。

  李绍纯指出,关于城郊养老院入住率问题,市民政局也专门开展调研,“成因十分复杂”。不过,未来的机构养老设施将按照“养老设施专项规划”要求,均衡布局全市机构养老建设。

  这意味着,在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方面将充分考虑中心城区的养老问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充分挖掘旧城内现有设施的潜力,适度新增养老设施床位,机构养老床位按百名老人2.5床配置。而旧城以外地区通过规划新增与现状挖潜相结合,巩固提高机构养老设施数量和水平,基本满足本地区养老需求。

  如何挖掘潜力?比如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利用自有用地或闲置设施建设养老设施,包括一、二级医院闲置床位及闲置的市政设施、工业厂房、学校、宾馆、商业设施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从2015年起至2020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约5.36万张,有3.27万张将建设在城六区,其他2.09万张在其他10个区。届时,城六区养老床位总数将达到7.52万张,其他10个区为8.88万张,比例渐趋平衡。

 其他解题思路

  1.加大适老社区的建设力度,开展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

  2.利用闲置设施,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问题

  在朝阳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10多个房间分别对应着家政、健康管理、理发,洗衣等不同的服务项目。在理发间,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位老人理发,由于只收取3元钱的费用,仅当日就接待了17位老人。在隔壁的健康管理室,三位老人边交谈边在按摩椅上接受免费的康复理疗。“现在天冷了,许多老人不方便来,夏天来按摩的老人都要排队。”养老照料中心孙茂春主任说。

  点评:面对全市300多万的老龄人口,北京养老服务还存在多重问题,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均没有完全释放效能。下一步的关键,是进一步推动机构养老资源辐射居家养老服务,让专业化服务进入社区,进入老人家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群众“老有所养”的期待交出“答卷”。

 对话:“异地养老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概念

  对话人: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

  北青报:《条例》的出台,是否代表着养老服务思路的转变?

  李红兵:其实,在养老服务的整体建设中,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多管齐下的。但是由于此前社会公众把养老相关的事情全部聚焦在养老床位上,因此产生了一种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出台都是围绕养老机构和床位的误读。

  《条例》出台确实代表重大转变,也就是调整了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重心。现在的思路是,机构养老设施的建设依旧不能丢弃,但更多的重心将会放在覆盖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上,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

  北青报:现在鼓励通过机构养老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那么机构、社区、居家三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李红兵:这实际上是北京养老服务的模式,而且民政部也认可了北京的这种模式。虽然上海等其他城市对于各自养老服务模式的命名不同,但是实际上都是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者有机融合起来,鼓励通过利用机构的资源优势,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北青报:机构养老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有什么优势?

  李红兵:养老机构是一个专业化的平台,但从它自身角度而言,并不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不过因为它从事养老服务业,所以更懂得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一种专业化的眼光,将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给社会上专业化的机构。

  以养老照料中心为例,它扮演的角色是区域内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与区域内托老设施、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组成养老服务联合体,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三类养老服务相互依托、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满足对区域内老年人的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医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北青报:在京津冀分享养老资源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异地养老的概念?

  李红兵:异地养老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概念,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当然可以不去,选取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就好。

  在京津冀分享养老资源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不要紧盯着眼前这一个地方。(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郑林)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