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在“4·25”尼泊尔地震灾区灾害现场调查评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6.07.2015  21:45


              5月10-13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西藏自治区等相关单位的专家,赴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开展了现场调查评估工作。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我校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担任地震灾害现场调查评估组组长,我校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刘连友教授、刘吉夫副教授参加了现场调查评估,王瑛教授级高工、吴吉东副教授及相关研究生参加了灾害评估的内业工作。史培军教授率领工作组克服高原反应,冒着次生灾害频发的危险,奔赴聂拉木、吉隆、定日、仲巴等10个受灾县,对VI-IX度烈度区人员伤亡、房屋、道路、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损坏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获得了大量灾情现场调研数据。现场调研结束后,评估专家组与西藏自治区抗震救灾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和汇报。


              6月9-13日,受商务部委托,民政部组织防灾减灾、文物管理、住房建设、市政工程等领域的18名专家,赴尼泊尔开展灾害现场调查和综合评估工作,我校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刘连友教授、方伟华教授、徐伟副教授和吴吉东副教授参加了现场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评估组在加德满都市(Kathmandu)、巴德岗市(Bhaktapur)和帕坦市(Lalitpur),重点对居民住宅、学校、医院、政府办公场所等公共建筑、文化遗产和市政基础设施等的损毁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对极震区(Chautara)的灾情和灾民安置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了尼泊尔有关政府部门、加德满都三市市政府及UNDP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机构。6月12日,评估组与中国驻尼泊尔使馆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5月12日尼泊尔再次发生7.5级余震,对尼泊尔、中国西藏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评估组通过深入灾区一线实地调查评估,结合灾区灾情统计数据、遥感调查、模型评估、实地考察、综合研判等手段,对灾害损失情况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评估,为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及重建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尼泊尔地震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结果已被国家采纳。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