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
11月13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兼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洪大用报告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情况。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强教授等来自全国60余家社会学教学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杜鹏,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人事处处长刘凤良,发展规划处处长王轶,科研处处长刘元春,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颜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社会与人口学院师生以及《人民日报》等媒体代表参加会议。刘元春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靳诺书记代表学校致辞。她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社会学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学科,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应有之义。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在中国泥土里培植中国的社会学”。让社会学更深地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厚土壤,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挑战。
靳诺书记表示,社会学学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底蕴。上世纪50年代李景汉、吴景超、陈达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为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和努力,社会学学科已经成为人民大学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规划中,学校确定了增强关键学科实力和全力提升国际性两大发展战略。学校将通过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社会学等关键学科打造开放性、国际性和具有顶尖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并继续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确立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话语权,成为亚洲相关学术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世界了解学习中国的重要窗口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排头兵。希望今后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与全国社会学界进一步加强协作,携手奋进,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为中国社会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洪大用作题为《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优秀人才》的学科建设报告,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
洪大用副校长指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在老一辈人口学家刘铮、邬沧萍和社会学家郑杭生等先生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方向,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各种方式资政建言、回报社会,同时自觉与学科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致力于搭建学术期刊、调查网络和数据、学术信息交流、专著教材出版、重点研究基地、品牌学术活动、教师学生资助等多种学科发展平台,在不断壮大学科共同体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将与全国同仁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社会与人口学院“十三五”规划,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优化社会学学科体系,提升回应现实问题的学科能力;坚持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创造和发展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学概念、理论与方法,推进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努力用规范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推进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社会学会致辞,并主持了大会发言单元。李强教授指出,如何以中国社会为基础提炼中国社会变迁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推进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最为紧迫的任务。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最大规模的工业化、最大规模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整个社会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社会学亟需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创新,在回应这样一场巨大的社会实践中推进自身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希望全国社会学同仁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在大会发言单元,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永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蔡禾,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雷洪,亚洲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杜鹏,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吴忠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路路,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宋林飞研究员表示,中国现代化进程包括初步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三个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三大阶段的顺利进行与无缝对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与历史使命。
邴正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管理与建设的实际经验,表示社会学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体制建设是社会学本土化建构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影响因素,在体制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多元复合性。
李友梅教授表示,当前中国社会学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享的学术问题意识,专业术语的概念化能力也还比较弱。今后要更加重视科研能力及其评价标准建设、学科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以及社会学方法论建设。
王思斌教授认为,我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亟需创新。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应当在专业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寻找结合点,在解决现实问题与本土文化资源上寻找结合点。
徐永祥教授表示,学术话语权包括诠释和建构两个方面。以往社会学重诠释而轻建构,是社会学话语权偏弱的重要根源。今后应当把参与式行动研究作为学术话语权建构的重要途径。
蔡禾教授认为,学科话语权可以分为学术影响和政策影响,时代赋予中国社会学以学术生产和政策研究的双重责任,社会学者的选择必须尊重和协调这样两种历史责任所形成的不同知识生产逻辑和环境。
雷洪教授的发言围绕理论自觉的“操作化”展开。他认为,理论自觉同时表现为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一种价值、一种实践、一种思维、一种素养。社会学学科建设必须同时从这六个方面着力。
杜鹏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及全国老年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他表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积极推进跨学科研究,方能有效应对。
吴忠民教授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基本规律:一是民生问题优先和基础民生问题优先的“两个优先”原则;二是多做加法、慎用减法的原则;三是必须有利于而不能妨碍民众自由发展的原则。
张翼研究员表示,当前网民数量的壮大使中国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阶段,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方式。中产阶层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力量,正在崛起为各种社会行动的主体,社会学应对此深入研究。
李路路教授表示,能不能跟上并预测社会发展需要是未来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关键。为此,社会学必须拓展研究视野,直面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金融、健康、法律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当天下午,与会学者就“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社会转型、社会研究与社会实践创新”“社会学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等主题分四个分论坛进行了深入研讨。
分论坛一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洪大用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先后主持,从科学哲学、国际比较、知识体系、历史进程等多个角度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建设总体方向和路径问题,阐述了郑杭生教授等社会学前辈关于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思想,并就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民族学等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本土化建设进行了讨论。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文宏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先后主持了分论坛二。与会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体会,讨论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涉及中国社会学学术创新的理论前提、中国故事与基础理论研究、社会学的科学维度与实践维度、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以及农村社会学与农村问题研究、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方面。
分论坛三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宁教授主持,围绕社会政策、减贫社会工作、社会合作、社会融合、社会企业、社会调查、数据库建设、大数据应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等内容,讨论了如何将社会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创新等问题。
吉林大学邴正教授主持了分论坛四。与会学者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学类专业人才,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模式、社会调查人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建设和系科重建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冯仕政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田毅鹏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邴正教授分别报告了各分论坛讨论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就持续创新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这些共识的进一步实施和实践,中国社会学发展一定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为美好的明天。他还代表本次会议主办方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与各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同仁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底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李景汉、吴景超、陈达、赵承信、戴世光、陈文仙、全慰天等老一辈著名社会学家即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为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铮、郑杭生、邬沧萍等先生在新时期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恢复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人口学二级学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又在国内第一批恢复重建了社会学二级学科、第一批启动了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并率先创办了老年学学科。在此学科建设过程中,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相关学科也逐步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逐渐形成了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为全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重镇之一。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设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人口学方向)、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老年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心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个硕士点;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老年学,社会心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博士点,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