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十年参与资源单位超1300家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十周年总结展示会”现场,学生们展示“手艺”。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9日电 (记者 杜燕)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300余家市区两级资源单位参与其中,促进资源共享,涵盖党史、国情、传统文化、自然、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从今年9月起,北京将对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课外活动计划、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9大类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并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微调。
这是记者从今天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十周年总结展示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2008年北京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整合利用北京市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为学校和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创造条件,在全国最早探索建立了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构建中小学实践育人的工作机制。十年来,社会大课堂不断开发社会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发展至今市区两级资源单位数量达到1300余家,其中市级资源单位700余家,涵盖党史、国情、传统文化、自然、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同时,北京大力推进课程建设,深化内涵发展,每学期提供2000多个市级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在此基础上,北京教科院组织中小学校与资源单位对接,合作开发了280多份资源单位教育计划书、878项社会大课堂优秀活动课程案例,形成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群。
2014年,北京市教委在社会大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动了“四个一”活动,组织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截至目前,“四个一”活动已惠及我市35万学生,126万人次参加活动。
今天,国家博物馆、海淀区青龙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00家资源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博物院果美侠、东城区史家小学郭志滨等200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
同时,社会大课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北京市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高付元介绍,平台将整合9大类教育实践活动,总课时不变,但有的实践课程的课时会增加,有的会减少,对应小学和中学的实践课程内容也可能会变动,要求分阶段分层次,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
当天,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延庆区教委、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北京教科院通州实验小学、北京156中学等围绕实践育人介绍经验,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代表们还围绕“共建 共享 共育 共赢”主题交流经验和做法。(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