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外逃贪官“女性化”有悖事实真相

24.04.2015  12:34

  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近日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加大全球追缉力度。然而,有关该消息的一些媒体报道,则通过标题、图片等方式对外逃人员女性身份加以片面突出,不仅有悖事实真相,也有悖媒体职业伦理。

  这次大规模地集中通缉外逃人员,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因而引发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在情理之中。而针对该消息的媒体报道中,不仅“‘女巨贪’杨秀珠排第一”等标题格外受追捧,一些网站全部以女贪官照片来配合文字发布。在这个新闻快餐式消费的时代,如果有人匆匆扫一眼标题和图片,难免会有“外逃贪官全是女性?”“我国巨贪也是女性?”的疑问,似乎女性是外逃贪官的突出标签。

  事实上,如果从性别来看,此次被通缉的100名外逃人员中,女性为23人,男性77人。女性外逃贪官比例并不高。既往的研究也表明,虽然女性贪腐的动机和方式与男性确有不同,但性别并非贪腐与否的影响因素。业已曝光的贪腐案件中,女性贪官的数量少,和整个干部队伍中女性群体比例低有一定关系,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女性更易贪腐或者贪腐程度更高。

  既然女性身份并不是贪腐、外逃的影响因素,那么部分媒体通过标题、图片的方式,片面地突出女性身份,任性地将外逃贪官“女性化”,不仅有悖事实真相,违反了媒体职业伦理,也容易误导公众,似乎外逃贪官中女性更多。诚然,部分媒体和网站寄望于通过惊人的标题和夸张的图片来吸引关注,但是这样的噱头或吸睛方式却以忽略事实真相为代价,确实不当。

  应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干部群体不断成长壮大,但是总体比例仍然较低、面临着诸多挑战。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舆论对女干部群体的舆论关注容易异化为对女性身份的关注和外表的消费,无视甚至质疑女性参政能力似乎成为延续性别刻板印象的习惯性思维,让女干部难以突破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让她们承担了本不应该有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传统观念和舆论建构对女干部的挑战,拒绝歧视女性、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仅是媒体应坚守的职业伦理,也是媒体必备的基本素养。期待媒体尊重新闻事实,拒绝猎奇心理,淡化片面思维,不断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为女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

编辑:alysa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