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齐聚密云,探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22.10.2015  12:26
 

10月16日,密云县民政局在石城镇黄土梁村举办了一场“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媒体见面会”活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社会报、北京日报、北京社区报等五家媒体,齐聚黄土梁村“幸福晚年驿站”,探访密云结合农村地区特点探索试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活动现场,市民政局、县民政局、石城镇政府相关领导与各媒体亲切交流,讲述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试点的目的、特点、意义。黄土梁村及专业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真实的表达自身在探索、建设、完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黄土梁村“幸福晚年驿站”,以“党支部引领、村委会监督、合作社主办、农民主体、市场运作”方式进行,以民俗旅游合作社为载体,盘活农民手中的闲置房屋,先期升级改造部分房屋,建立“幸福晚年驿站”,满足本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后期对其他闲置房屋改造后,面向城市老年人开展乡村休闲养老服务。农民除可获得房屋租金外,还可获得经营收益分红。项目一期改造农民院落一处,建筑面积180平方米、11间房屋,包括:老年休息室、全托宿舍(配卫生间)、厨房、餐厅、浴室、水房、洗衣房、警卫室等,可供8—9名老人入住。此外,入住的老人还可以提供一些互助服务,比如身体较好的老人可以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提供服务的年轻老人,还可享受费用减免。这样老人们入住驿站只需要缴纳很少的养老费用,甚至不用花钱就能获得像家里一样的照顾服务。

今年以来,为应对全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更好的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让老年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密云县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这是今年密云县结合上去农村特点,在村级试点建设的一种模式。此模式主要利用农村闲置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改造升级、拓展功能,打造成具有为老服务功能的小型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料、社区和居家服务、精神关怀及信息管理等服务。此模式特点:规模小、功能多、专业化。将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效结合,可在驿站内提供养老服务,也可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据了解,通过走访调研,密云农村山区“空巢老人”较多,大部分老人保守着不离故土的传统养老观念,同时,村级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养老功能发挥不明显。为了能使老年人就近享受便捷可及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2015年,经县民政局领导研究决定,选取鼓楼、冯家峪、石城和东邵渠四个镇(街),试点建设7家“幸福晚年驿站”,初步设置家政便民、医疗保障、人文关怀3大类服务,具体包含助浴、助洁、理发、健康体检、生日关怀问候等14种服务项目。并在试点过程中根据老年人需求,不断调整和增加服务内容,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缓解子女没有时间照料老人的压力。目前,石城镇黄土梁村、冯家峪镇三岔口村和番字牌村已经初步建成并逐步开始对外试营业,三家“驿站”拥有床位近40张,能够辐射区域内150余位老年人。

除了“幸福晚年驿站”以外,密云县还探索试点两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即:老年扶助和邻里互助模式。

老年扶助”,主要是将农村闲置房屋打造成具备基本养老功能的农村宅院,将有意愿共同居住的高龄独居、分散五保及其他需要托老的老年人集中供养,互相扶助,共同生活。并在村内增设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展生活互助、文体娱乐等服务。此模式特点:家庭化、管家式、结伴式。老年人自愿集中共同生活,有病互相照顾、有困难互相帮助、形成一种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的大家庭。试点在冯家峪镇保峪岭村进行,针对保峪岭村村民居住地相对集中,闲置房屋较多且利用率低的现状,通过翻建维修,打造具备基本养老功能的农村宅院,将本村高龄独居、分散五保以及其他需要托老的老年人集中居住,老人间相互帮扶、相互照顾。目前,三位老人共同合住,平均年龄80岁,身体健康,能够自理,村内增设1名人员进行日常餐饮起居照顾。

邻里互助”,主要是针对部分山区村庄自然村多,村民居住分散,空巢老人多的实际,以邻里互助为突破口,由村委会引领、带动本地区有劳动能力和为老服务热情的村民,通过日间巡视为老人提供基本服务。此模式特点:网格化、零距离、邻里情。以自家为中心,分片包户,跟老年人结成对儿,采取“一对多”的形式,提供日间巡护等基础服务。该模式在冯家峪镇三岔口村进行试点,三岔口村属于冯家峪镇的一个行政村,该村下辖13个自然村,老年人居住分散、空巢高龄老人多,为解决山区自然村空巢高龄老人养老问题,由村两委会选举产生8名有爱心、有劳动能力、有为老服务热情的村民,以自家居住地为中心,充分发挥邻里感情,开展互助服务。通过对老年人基础信息的采集和老年人需求分析,已经初步确定助浴、助洁、日间巡护等8项服务项目,让居家老年人享受到邻里的帮助。

通过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及试点,三种新模式从无到有、老年人从不理解到离不开、村级服务设施从不健全到完善,体现出了明显效果。一是保障了农村老人有养老的必要场所。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及其他有为老服务需求的老人,三种养老模式不同程度整合个人、家庭、镇村、社会等方面资源,组织发动党员、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文化志愿者,为老人开展联谊帮扶,无论从精神还是生活方面,解决了农村老人无归属感问题,形成了适合农村的村级养老模式,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助。二是就近让农村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既有效利用了农村闲置资产,又使农村独居老人不出村、不离故土,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基本的养老服务和切实的关爱。三是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优美、祥和的晚年生活场所,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而且老人自助、村民和老人之间互帮、老人之间互助,组成了一个守望相助、邻里相亲的幸福大家庭。为相似生活习惯、相近的人生经历、相互认同的观念的老年人提供了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平台。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