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服务成海淀居民“健康管家”

16.12.2016  19:36

  中新北京网12月16日电(董海霞)家庭医生服务作为海淀区的特色品牌,从普惠到个性化定制,服务内容全面升级。目前海淀初步建立起“城区15分钟、北部地区20分钟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圈,“家庭医生服务”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信赖的“健康管家”。

  12月16日上午,海淀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海淀“家医服务”情况。

   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

  海淀率先在北京市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全区共有19家医院,其中4家三级、9家二级、6家一级。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家,其中50家已经成为医联体成员单位。

  为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返聘包括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等知名专家共118名,并拨付500万元予以保障。

  在海淀,470余家医疗及妇幼机构己通过光纤或VPN实现互联;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信息系统政务云集中部署、应用和数据集中存储。已经启动建设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综合决策系统,对部分社区及医院开展了诊疗数据试点采集,为下一步医联体应用及实现居民预约挂号社区中心、诊疗信息在机构间互通共享打下基础。

   512支家医团队提供“一键式”服务

  海淀区共有512支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健康咨询、预约就诊、主动服务、慢性病干预等,为辖区内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提供“一键式”家庭医生服务,更好地解决家庭医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总计受益家庭约5万户,共计5.7万余人。

  为将家庭医生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家医服务效率及质量,海淀区为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配备了一名助理,辅助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开展工作,主要用于开展宣传、政策解读、引导签约等专业性不强的工作,让家庭医生有更多精力服务百姓。目前共招录的家医助理260多人,大多是居住在本社区、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平均年龄36.8岁,男女比例约为1:3,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8%。

  海淀卫计委、公共委一直在积极研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的措施,以“提高社区机构人均工资、增强对社区机构的激励、协商制定医保资金总额的分配使用机制、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力度”等一系列工作为推手,不断激励社区机构医护人员积极性。

  推进“健康海淀”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是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

  关于海淀“家庭医生服务体系”下一步发展方向,区卫计委主任甄蕾16日表示,未来五年,海淀将新建1个中心,31个站点;探索二三级医院或社会医疗机构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组建一百支三级医院专家领衔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深入推进家医服务改革试点,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探索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激励机制。(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