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42家京郊“巾帼”基地成为首都现代农业新标杆

04.08.2015  16:59

    近日,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市星火科技培训中心共同承担完成的“京郊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课题,在创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京郊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与培训平台,引领农村妇女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该课题面向京郊6个远郊区县,组织开展了“首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现状分析调研、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发展问题课题调研和北京市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创建了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建立市级巾帼现代科技示范基地10个,并联合市农委、市科委及农科专家制定了全市“妇”字号基地的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对每个基地给予种子、苗木、肥料、农膜、农业设施和专业技术培训及专家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带动农村妇女实现了在高端领域、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创业就业。     为提升农村妇女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加快实现科技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课题邀请北京农科院、农学院、农职院专家服务队伍,连续两年举办“专家科技服务月”,百位农业专家深入示范基地,集中协调和解决示范基地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农业科技方面的难题;课题还搭建了“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与培训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全面宣传、展示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为基地提供远程科技培训服务和网上学习交流窗口。     该课题把“首都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与调研、考核、服务、培树典型紧密结合,使基地成为现代农业中“妇”字号基地的创建标杆。值得欣喜的是,课题延续命名了23个“首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市级以上基地总数达42个,一些基地实现了跨区带动、跨省经营。“首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经营规模大、科技水平高、示范效应强、注重保护环境等标准成为“妇”字号基地的典型代表,对妇女基地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引领广大妇女依靠科技创新创业,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此前决定共同在全国创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三部门共同创建了1000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据悉,基地在科技培训、示范带动、规模经营、强化服务、科学管理等方面集中发挥作用,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妇联组织依托“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每年至少培训10万名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10万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并认定了5000名巾帼科技特派员;带动发展了一批以妇女为主体或妇女领办的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     在创建过程中,科技部每年从星火科技项目中安排100万元,支持妇联组织培训一批农村妇女科技辅导员;农业部在农村沼气、规模种养、农民培训、技术服务、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给予农村妇女优先扶持;财政部对于全国妇联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每年支持1000万元用于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编辑:ruby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