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官少飞:解决农机“看病”难 多方努力是关键
编者按: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多年实施和农机化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各地呈现推广机具多、维修保养难现象,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发展明显滞后,网点少、条件差、设备老化、人才缺乏等情况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短板”。近年来,从政府到企业,从服务组织到农机用户都在寻求解决农机“看病难”的良方,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模式。江西从2013年争取到省财政持续投入,开展农机维修“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开启了财政专项补助农机维修的新模式。就农机“看病”难问题,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官少飞在全国农机化召开的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好,据了解,近两年江西在解决农机维修保养难问题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您能详细谈谈具体有哪些吗?
官少飞:总结这两年的工作,成效有了些,但还得努力推进。说到财政扶持发展农机维修业的新模式,江西是从2013年初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创新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我们将工作着力点落在扶持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上,着力解决农机维修服务体系这个薄弱点。当年争取到省财政预算的3000万元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调整用途,不再实行机具累加补贴,其中2000万元用于实施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以奖代补”项目。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开展农机维修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以区域性二级农机维修中心为主体,三级和一级农机维修中心及农机企业“三包”服务站点为补充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努力满足整机修理、零配件供应和流动上门维修服务需求,力争技术本土化、维修特色化、服务大众化、管理规范化,实现就近、及时、高质量维修和“小修不出片、大修不出县”的目标。
记者: 在实施“以奖代补”项目中,对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有标准吗?
官少飞:有三级标准。主要是扶持农机合作社、现有农机维修网点开展维修车间建设和维修设备(含流动服务车)购置。对建设达到综合类一级、二级、三级标准的,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补助。2014年对项目建设的奖补和自筹比例进行调整,由2013年的1:1调整为1:0.5,充分调动了项目实施主体的积极性。近两年来,省财政共计投入4000万元,在88个县(市、区)建设了281个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其中:建设一级点15个,补助300万元;建设二级点208个,补助3120万元;建设三级点58个,补助580万元。
记者:有了标准,是不是还进行规范建设?
官少飞:是的。为促进“以奖代补”农机维修中心规范管理,我们制定了《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以奖代补”项目验收办法》。通过奖补项目实施,全省强化网点规划布局,农机维修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已经初具规模;通过规范化建设,维修网点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塑造了农机维修服务新形象,已经初上档次。通过项目实施投入,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农机维修业发展的更加关注和重视;通过农机维修服务的“软”奖补,有效弥补和延伸了农机具购置的“硬”补贴政策,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发展注入了“润滑剂”、增添了新动力。
记者: 开展 “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对提高农机维修工人服务水平有什么促进作用?
官少飞:我们通过农机技能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免费开展了农机修理工高、中、初级三期培训班,2013年培训了404名技术骨干。同时,部分市县与人社劳动部门合作培训了200余名修理工,为实施“以奖代补”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2014继续举办了三期农机修理工技能培训班,为143个项目单位培训了509名农机修理工,有效推进了全省项目实施和农机维修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听说农忙时进村入户的“流动服务车”很受欢迎,政府还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官局长,您能详细谈谈具体情况吗?
官少飞:是这样的。我们鼓励配备流动服务车,给予每台最高5万元补助,超出部分自筹解决,项目单位共计添置了350余台服务车,一般以皮卡车、越野车、面包车居多,装载零配件和维修工具,提升了流动服务功能,开展“农机医生”下乡活动,做到进村入户、送维修到田头服务,保障了机械顺畅作业。通过维修服务能力建设,全省农机维修经营服务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台车就是一个流动式农机维修服务站,不仅成为了农忙时节的靓丽风景线,而且成为了农机部门指挥调度下乡宣传、抢修服务的应急车;不仅有效扩大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辐射面,而且较好地履行了农机公共服务职能。
记者:“一年织线条、二年强基础、三年见成效”是江西省实施农机维修“以奖代补”项目建设的目标,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下一步将怎么样来开展工作?
官少飞:下一步,我们在进一步提升农机维修流动服务站功能的基础上,要打造一支农机“全科医生”和“急诊医生”队伍,先把基本解决农机“看病难”问题后,再想方设法解决农机“住房难”问题,力争开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新格局。但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好,需要多方的努力支持与推进。2015年,省将继续安排2000万元,计划配备200辆农机维修专用改装车,使之成为流动农机维修站,为农机手提供上门服务。“以奖代补”建设农机维修流动服务站。计划从2016年起,争取省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共计6000万元,按照1:1配套,“以奖代补”建设2000个标准机库棚,切实解决农机“住房难”问题。
记者:谢谢官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