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11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两会后6天打落4只虎

21.03.2015  12:06

  徐钢 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阚枫)全国两会落幕6天,中纪委的“打虎榜单”又有4人加入,反腐“惩虎”节奏明显加快。此外,从被巡视央企频曝高管被查,到落马高官被提起公诉即将接受“法办”,再到中纪委多渠道释放廉政警示,两会后,中国反腐正多箭齐发。

  两会后6天打落4只“虎”

  3月20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福建省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就此,十八大后福建“首虎”落马。

  徐钢是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宣布被查的第4名省部级官员。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仅3个小时,中纪委就宣布了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被查的消息。舆论中的“仇和话题”尚未退去,数小时后,中纪委又通报,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被查。中纪委“打虎”再次出现了“一日双杀”现象。

  次日,3月16日晚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廖永远被查的消息出现在中纪委网站上。

  截至目前,今年开年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已有11人,分别是杨卫泽、马建、陆武成、斯鑫良、许爱民、景春华、栗智、仇和、徐建一、廖永远和徐钢。但是,从落马时间段观察,可以看出,全国两会后,中纪委的“惩虎”节奏明显加快。

  除了省部级官员,从3月15日到20日,中纪委网站“纪律审查”一栏中还有17名党政官员或国企高管被查处的消息,包括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戴海波、昆明副市长谢新松、山西环保厅原厅长刘向东等多名重量级厅官。

  此外,3月19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被提起公诉的消息,落马高官陆续迎来的“审判季”,也引起舆论关注。

  今年首轮巡视已有4央企6人被查

  观察两会后落马的“老虎苍蝇”可见,中央巡视组在央企的反腐收效再度显现。

  今年春节后,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展开,13个中央巡视组对包括中石油在内的26家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开始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巡视。

  目前,虽然此轮巡视尚不足半程,但是,据公开报道,中新网记者统计,自本轮巡视以来,26家被巡视央企中,已有4家单位的6名领导干部被查处。

  在被巡视的国家电网公司,3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公款聚餐被免职降级。

  在中石油,除了上述被查的廖永远,3月18日,中纪委网站还公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安文华、总会计师贾东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在中央第四巡视组正在巡视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8日,中纪委官网援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的消息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董事长(所长)张正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同样在3月18日,在正接受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纪检组对所属贵州电网公司副巡视员王和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进行立案调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研究决定,给予王和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及降级处分。

  除了中央巡视紧盯央企,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19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启动2015年首轮巡视,国企是各地巡视的重点。

  反腐震慑:揭秘追逃追赃 贪官现身说法

  今年全国两会后,除了“惩虎”节奏加快和央企巡视显威,中纪委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反腐震慑。

  震慑首先来自落马贪官的现身说法。3月18日,中纪委网站专题栏目《忏悔录》首次披露影视行业贪腐“潜规则”,而此次忏悔的主角为时任辽宁广播电视台“一把手”的史联文。

  专题采用了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剖析了史联文贪腐的过程以及对身陷囹圄后的反思。今年2月27日,中纪委网站开通专题栏目《忏悔录》,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成为第一个在该专栏忏悔的落马官员,史联文是第二个。

  此外,3月18日和19日,中纪委网站的“近距离”栏目先后推出两篇题为《走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文章。

  一方面以组图的形式介绍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情况,文章透露,中国目前已与39个国家签署了引渡条约,并采用9种主要方式进行追逃追赃;另一方面,以曾潜逃美国的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作为案例,刊载王国强的潜逃自述,再度让落马官员现身说法。

  除了上述震慑,3月20日晚间,中纪委网站通报了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情况,今年以来,截至2月28日,全国查处违法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153起,处理420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632人。

  全国两会后,在“打虎拍蝇”鼓点密集的同时,从揭秘追逃追赃工作,到贪官现身说法,再到通报顶风违反八项规定的查处情况,中纪委正全方位发力营造“不敢腐”的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