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退休官员:吕梁在有人眼中像成了"敌占区"

23.09.2014  11:50

面对经济断崖式下跌、反腐风暴等多重压力,吕梁市主要领导提出,吕梁干部群众要把迎难而上作为“新常态”,不能消极等待、无所作为。

“一座英雄之城,在有些人眼中好像成了‘敌占区’!”9月15日下午,当地退休干部杜红亮面对记者,如此描述山西吕梁当前的形势。

9月初,原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与原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被调查事件急剧发酵,吕梁瞬间成为被引爆的“火药桶”,国内众多媒体相继派出记者“驻扎”革命老区——即便中秋节假期,仍有多名记者坚守吕梁。在多家媒体的“接力”下,关于吕梁的“每日头条”已在9月持续了近半个月。

早前,聂春玉与杜善学都曾在吕梁担任市委书记,分别在今年8月23日、6月19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上述二人被调查前后,吕梁多名在任与前任领导干部及多位企业负责人亦被带走。

除了对某些“不实报道”的愤怒,杜红亮等当地干部更为担忧的是,吕梁的发展可能会因为此次全国性“口诛笔伐”而大受影响。

“漩涡”中的“英雄之城”

9月16日上午,山城吕梁天空阴沉,细雨霏霏。在位于离石区永宁中路的吕梁市委、市政府大院,多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于记者的采访表情冷漠,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回避。

“养兵10万,牺牲1万”,革命战争时期,吕梁曾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那时的吕梁不仅是战场,也是延安的供给基地和天然屏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反映这一历史,2005年8月,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吕梁英雄传》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此后,吕梁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之城”,一度是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典型。

与9年前的热情不同,时下的吕梁“集体失声”。而这一变化被吕梁多数公职人员认为是“对媒体的反感、惊惧”。

9月初至今,国内多家纸媒与网站围绕吕梁的“黑金政治”、“政商联盟”、“患病的政治生态”等话题进行了密集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重压也将吕梁推到了风口浪尖。

吕梁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张海涛坦言有“万箭穿心”之感,称是其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来遭遇的最大、最强的“舆论风暴”,如同“排山倒海,泥沙俱下”。虽然相信被调查领导存在问题,但张海涛坚信网上热炒的一些言论也不真实,“中央调查后会自有公论”。

中阳县是中阳钢铁集团(下称“中钢”)的总部所在地,加上被调查的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曾在该县长期任职,中阳亦成为此次媒体关注的焦点。

该县某政府部门官员刘刚戏谑道,“中阳现在成了‘中央’,全县干部的心都是沉压压的。”最初看到关于中阳的报道后,刘刚试图联合同事通过网络跟帖驳斥,但又惧怕被网民误解、反扑,最终选择了沉默。

在吕梁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给多位市领导去电或短信提出采访请求,均遭拒绝。9月16日下午,在记者的坚持下,一位市领导终于同意见面“随便聊聊”,电话里特意强调“不代表组织”。

“个别干部被调查,并不代表吕梁整个官场都出了问题。现在舆论传递出的信号就是吕梁的官员都有问题,都是买官卖官的参与者。”这位要求匿名的吕梁市领导颇为不满。

上世纪60年代就在吕梁参加工作的这位市领导直言,事情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吕梁市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对有问题的干部绝不同情。但是,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媒体就对其工作全盘否定,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就有些偏激了。

除了围绕被调查官员的持续报道,吕梁早前的数起新闻事件与网络热帖,在这一时期也被重新“翻炒”。张海涛表示,“有些‘三项整治’与‘吕梁新城’建设中的拆迁户发发怨气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人是在趁势搅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