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关注中国经济新动能构建

19.09.2016  20:33

9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会在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胡迺武,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人事处处长刘凤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毛振华等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刘伟校长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创办1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在服务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重要的学术品牌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已经汇聚了一批专家队伍,构建了专业领域的人才体系,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刘伟校长提出,希望国发院能够在新形势下趁着智库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明确定位、把握方向,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和资政成果,在世界知名智库中取得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人事处处长刘凤良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论坛主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

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正逐渐消失,使得潜在增长率出现下滑。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应致力于:以技术前沿创新代替技术模仿、以人口质量红利代替人口数量红利、以技术创新导向的民间资本设备投资取代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和深度工业化代替原来数量扩张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以攀升国际价值链的新型开放和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取代外需的数量扩张、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代替简单数量提升的城市化、以深入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原有的改革红利。 实现上述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转换,更需要深入推进新一轮结构性改革,构建与新动能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激励市场主体和政府行为与新动能相一致。同时,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改革:改革金融领域,放松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改革要素市场,推动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以规模为导向的产业政策转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提升劳动投入质量;进一步强化产品标准和市场监管,提升产品品质;建设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 实现这些改革需要较为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需要短期政策努力实现稳增长,第一,财政还需要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第二,在短期内需要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不急于降杠杆,而是首先进行过剩产能的清理。最后,需要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密切关注,防范国际风险。

论坛开幕式由杨瑞龙所长主持。

刘元春教授主持了发布会第二单元的研讨活动。

辜胜阻认为,要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是要培育城市群中的新生的小城市,缓解当前城镇化“头重脚轻”失衡的问题。

刘世锦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不必过于悲观。但是经济触底的过程,还需要关注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以及民间投资下滑所产生的刺激和影响,同时改革需要将顶层设计和基层实验相结合。

曹远征则表示在我国经济动能的转换过程中,短期内需要稳住杠杆以推进去产能。

金碚强调,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定要使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贝多广表示,在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所对应的是包容性金融,也就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有很多目的,对于宏观经济而言,普惠金融是促进宏观经济平衡的有利工具。

张平认为中等收入阶段存在三大不确定性,即整体技术放缓、服务业发展可能导致的城市病容易对制造业产生断裂式影响,以及广义的人力资本消费受到管制。因此,我国经济动能的转换需要一个基于法律保护、资本市场激励、允许一定租金定价的市场诱惑的系列制度变革,才能够激励技术创新,提高人口素质,进而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