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麦收全面完成 夏种顺利推进

15.06.2017  13:20

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今年安徽省小麦抢收工作动作快,措施实,效果好。自5月27日大规模开镰,6月4日就大头落地,共投入联合收割机16万台,机收率达98.6%,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为秋粮种足种好争取了时间,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赢得了主动。

一、主要特点

一是进度快。由于各地机具投入充足、组织调度有序、惠农政策给力、天气情况良好,麦收工作提速明显,一般县域内收获时间缩短为2-3天。仅5月30日至6月2日,4天收获小麦达2157万亩,完成总面积的54.6%,单日最高峰投入机械近10万台。6月9日全省麦收任务全面完成,较往年提前5天左右。

二是质量高。各地麦收前培训了机手,检修了机械,加上后勤服务到位,收割机作业状态良好。特别是大功率、高性能收割机成为麦收主力,小麦机收损失率明显降低。

三是价格稳。各地小麦机收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沿淮淮北45~60元/亩,沿江江南55~70元/亩。

四是秩序好。在应用互联网平台和政府部门合理引导下,联合收割机作业转移有序,未发现拦机现象,局部地区特殊天气造成的缺机现象及时得到解决。

五是事故少。各地加强安全宣传,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麦收期间安全事故少,无死亡事故发生。

二、主要工作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召开全省“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锦斌书记就“三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李国英省长、方春明副省长赴寿县专题调研“三夏”工作。农业部农机化司领导来皖督查指导。省农委把小麦抢收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小麦抢收指挥部,每日调度,科学指挥,挂图作战。省农机局召开全省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暨“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推进会,部署推动“三夏”农机会战。5月31日,省农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天气形势,加强会商调度,研究部署抢收抢种工作,并派出4个督导组,巡回检查指导,确保抢收工作落细落实。省农委下发《关于应对降雨天气做好小麦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利用晴好天气抢收快收。小麦主产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指导,全力推进麦收工作,各级农机部门积极落实小麦抢收各项举措,千方百计调度更多机械投入抢收。

(二)政策保障措施有力。全省免费向机手发放3.4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和1万册《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及时开通了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农机专用加油通道,对农业用油优先优惠。各地整合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禁烧等专项资金,优先保障“三夏”农业生产机具,加大对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机具的补贴力度。颍上县对秸秆还田机、打捆机等累加补贴20%,并对收割、灭茬、播种一体化作业5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元。中联重科谷王公益收割队连续6年在皖北小麦主产区,免费为困难农民收割小麦。

(三)投入机具充足。省农机局制定印发《“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小麦抢收工作应急预案》和《“三夏”农机化生产督查方案》。各地准确掌握辖区内机械需求情况,提前制定引机措施,签订作业协议,落实引机数量,保障麦收需求。麦收期间农机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信息日报告制度,了解麦收进度及机具供求。针对不利天气需加快作业进度,各地加强机具调度,利用“农机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尽可能组织更多机具投入抢收。泗县成立4个应急调度组对接24个农机合作社,开展“南机北援”。涡阳县针对降雨天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100多个农机合作社开展抢收。

(四)后勤保障优化。全省设立了600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配备简易维修工具以及饮用水、常用药品、本地麦收路线图等,开通110部24小时“有困难找农机”热线服务电话,组建120个农机维修服务队巡回开展机具检(抢)修,保障农机作业安全。宿州市埇桥区抽调100多名农机技术员组成28个“流动农机诊所”,公布服务电话,深入田间地头,实现维修服务零距离。怀远县组建56个农机流动抢修服务队,配备车辆和技术人员,保证全天候服务和1小时到达。省气象部门启动夏收夏种“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小麦抢收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调度机具提供可靠依据。中石化、中石油提前做好柴油储备调配,组织投放80多万吨成品油,保证农机用油优质优价,并组织送油到田间。公安、交通部门加大巡查力度,落实免费政策,维护跨区作业秩序和机手人身财产安全。物价部门部署各地做好“三夏”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

(五)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明显。省农委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秸秆农业方面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召开全省农业系统秸秆综合利用视频会,安排部署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工作力度,纷纷举办现场会、推进会,拓宽利用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秸秆禁烧提供装备支撑和技术支持。据统计,“三夏”期间全省共完成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面积3316万亩,机械打捆面积470万亩。

(六)农机合作社重要性凸显。随着粮食规模经营比重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党委政府抓好“三夏”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者、承载者,小麦抢收和秸秆综利用技术的实施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作业成本。全省依托农机合作社组建了600个应急机收作业队,服从农机部门安排调度,开展对口支援,保障重点地区、特殊群体的需求。阜阳市颍泉区申庄农机合作社优先低价满足本地作业需求,帮助贫困家庭免费收割小麦。蒙城县通过与200多家农机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托管面积达200多万亩,既落实了作业机具,做到“麦熟有机收,机具有活干”,又能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发展其他产业。颍上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在收割机上安装信息化监测装置,实现农机作业远程遥控和指挥调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目前,各地正抢抓有利墒情,加强农机组织调度,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免耕播种、精少量播种等技术,抢墒播种玉米、大豆和栽插水稻,夏种工作全面展开。截至6月12日,全省完成夏种总面积5024万亩,占各市安排面积的78.6%,比上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其中一季稻2468万亩,完成81.5%;夏玉米1467万亩,完成89.5%;夏大豆396万亩,完成48.6%。

扎根田间的农机匠心: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甘肃小麦跨区机收渐进高潮
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进入6月下旬,甘肃省中东部庆阳、平凉、天水、陇南4市冬小麦相继成熟。来自鲁、苏、豫、川、陕、宁等省份和省内的7000余台联合收割机将投入麦收作业,标志着全省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截至6月26日17时,全省冬麦区已完成小麦收获面积226万亩,机收小麦175.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