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态文明建设 守护碧水蓝天

02.11.2016  14:07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长远发展。我省生态优势得天独厚,推进绿色发展大有可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回首“十二五”,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我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展望“十三五”,我省将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境管理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际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更加珍惜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应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当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在生态保护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坚信“十三五”时期的安徽,必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报告点睛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加快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省域国土空间体系。
   关键词 生态屏障
  专家解读
  邱辉(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
  建设生态强省,必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植树造林、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是生态强省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2年至2016年,据各地自查验收统计,全省共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人工造林981.58万亩,占工程规划总任务的104.26%,工程建设合格率99.92%;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6个,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6个,创建森林城镇454个,与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创建森林村庄3409个;全省创建森林长廊示范段5947公里(全省森林长廊示范段总里程达6667公里)。
  今后五年,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我省应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并开展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和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创建。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实施新安江源头区、大别山湖群优质水源地保护项目,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确保生物安全,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应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全省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增强林业生态服务功能。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土绿化攻坚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绿色产业富民工程,构建“一圈、三带、三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格局。“一圈”,即环巢湖生态修复圈;“三带”,即沿江湿地群保护带、江淮分水岭森林生态保护带和沿淮湿地群保护带;“三区”,即皖南林业生态保育区、皖西林业生态保育区和皖北平原林业生态优化提升区。按照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5%;林地保有量6645万亩,湿地保有量156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7亿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5%;全省森林植被储碳量达到54200万吨;林业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背景链接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提升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严格水源涵养,开展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维护生物多样性。
  报告点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支持传统产业清洁化生产、绿色化改造。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专家解读
  汪家权(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后五年,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培育壮大绿色经济上下功夫,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打造安徽生态样板。尤其要把经营生态、提高生态环境价值与服务功能和旅游开发等结合起来,加快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上下功夫,建设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构建城水共生、宜居宜业的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示我省良好形象的生态样板。
  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须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空间无序扩张,为子孙后代留下空间;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大和谐。
   背景链接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节能、节水、节地、节矿,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报告点睛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关键词 制度体系
  专家解读
  张辉(安徽大学资源环境法研究专家)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毫无疑问是保障。只有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今后五年,我省要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上下功夫,构建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健全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格环境监管制度、完善经济政策、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强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守护好美丽家园。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今后,应进一步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实现重点领域和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快建立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生态文明建设还须完善环境立法,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严格环境执法,建立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确保环境司法公正,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公共利益,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绩效考核是一个“方向标”。应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同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严格责任追究。
   背景链接
  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巩固完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探索实施公益林多元化补偿;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线实践·
  为子孙留一江绿水
  10月28日6点半,黄山市中心城区新安江延伸段,早起晨练的市民又看到熟悉的河面打捞船伴随着马达轰鸣声“出游”。登船后,屯溪区新安江保洁打捞队队员叶杭州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和同事们先将主河道上12个拦截网内的垃圾分批打捞上来,两小时后进行江面巡视,发现零星垃圾立刻打捞。通常,老叶他们要忙到下午6点才收工。
  “北到横江桥,南到率水桥,一直到湖边水利枢纽,6500亩水面、10多公里航线,走一趟就要半天。”叶杭州告诉记者。打捞队日复一日,顶风冒暑地辛勤工作,作业量大的时候,中午随便扒拉两口饭就继续清扫。一天下来,不少队员累得连筷子都拿不稳。“水很清,看不到有漂浮的垃圾,黄山的环境非常好!”江苏游客张小兵和朋友们纷纷为打捞队点赞。自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16支打捞队、近40艘船每天游弋在新安江600多条干支流上,守护这一江绿水。黄山市各区县也组建了水面打捞队和村庄保洁队,及时清理沟塘、河渠及水库漂浮垃圾。“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干流长373公里,是我省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入境河流,保护新安江成为皖浙两省的共同心愿。2011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实施,首轮试点累计实施生态补偿项目192个、投资90.4亿元,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连续3年符合水质考核要求,如今第二轮试点正在持续推进。(记者 吴江海 殷骁)
   黑水沟变身清水河
  一场秋雨一场凉。10月28日上午,在池州市南湖商业街旁建成不久的杏村排涝干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护岸上,吴林甫师傅正在用河中的清水,清洗前段时间因下雨涨水落下的淤泥。吴师傅洗得很认真,护岸上是刚刚种下的草坪,细雨中显得绿油油的,充满生机。
  该整治工程是池州市海绵城市项目之一,整治的内容就是被周边居民称之为“臭水沟”的南湖沟。原来这里以前尚未进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汇入排水沟,最终进入南湖沟,造成渠道淤积深厚,水环境污染严重。这些位于城市中心的黑臭水体,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隐患大,群众反映强烈。“家里的窗户已经多年都没有打开过了。”居民老许一直为此苦不堪言。
  去年,池州市申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获得成功。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该市细化编制了六大类117个项目、总投资211.6亿元,以建成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环境质量优良、水文化底蕴深厚为标准,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方式,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如今的南湖沟水体清澈透明,由两台水泵提供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河沟,死水变成了活水。“现在窗户敢打开了,还能在阳台上晒晒衣服,心情很舒畅。”老许说。(记者 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