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漂亮“组合拳”赢了抢收战

17.06.2015  11:24

6月5日,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深入寿县寿西湖农场,观摩新型多功能农机具复式作业,并现场检查指导夏粮抢收工作。程银彬 摄

农业机械正在作业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面对前期积温不足、全省小麦成熟期比往年推迟3-5天和麦收前期遭遇强降雨影响等不利形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全力组织小麦抢收。经过半个月奋战,全省小麦6月11日全面收获结束。共投入联合收割机14万台,机收小麦4200万亩,机收率达98.5%,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六大新特点

  一是进度快。 6月5日至8日作业高峰期,日均收获573万亩,最高峰6月7日收获663.5万亩,创历史新高。由于今年多数地方吸取去年经验教训,根据农艺实际,对低茬、秸秆切碎收割不做强制性要求,大大加快了收割进度。一般主产县3天、主产大市5天麦收即可基本结束。二是质量高。各地麦收前培训了机手,检修了机械,加上跟踪服务到位,收割机作业状态良好。特别是近年更新换代,大功率、高性能收割机成为麦收主力,加上理性限茬,小麦机收损失率较往年 (特别是去年)明显降低。三是机械足。近年来全省稻麦联合收割机每年增加1万余台,年均增长约10%,加上省外跨区机械,麦收期省境内有联合收割机14万台,最高峰日投入作业的达11万台。四是价格稳。综合柴油价下调和人工价上涨等因素,今年各地小麦机收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沿淮淮北45~55元/亩,沿江江南60~70元/亩。五是秩序好。在政府部门合理引导和科学调度下,联合收割机有序转移作业,麦收市场秩序平稳,没有发现非法拦机现象和因争抢机械导致的治安案件,局部地区收割机扎堆窝工较往年减少,特殊天气造成的缺机现象及时得到解决。六是事故少。各地加强麦收安全教育,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麦收期间安全事故较少发生,收割机自燃事故较去年大幅减少。

  打好“组合拳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抢收工作。省政府召开了“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小麦抢收工作专题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小麦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

  挂图作战指挥有力。省农委把小麦抢收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班子成员一起上,成立了小麦夏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小麦成熟状况、农机分布情况,绘制《小麦抢收进度图》、《小麦收割机动态分布图》、《小麦成熟情况分布图》、《当日降水预报图》、《昨日雨量实况图》等,实行挂图作战,每日调度,科学指挥全省小麦应急抢收。 5月27日、6月3日先后召开全省小麦抢收调度视频会议进行组织发动。及时印发了《关于应对降雨天气做好小麦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小麦良种繁殖田种子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强小麦抢收工作指导。制定《小麦抢收应急调度总体方案》,并及时启动六安、合肥、滁州等三市小麦抢收应急预案,强化机械调度和措施落实。省农机局多次发出通知,积极落实小麦抢收对口支援各项举措,要求各地千方百计调动更多机械投入抢收。小麦主产区各市、县也都加强指挥调度,全力推进。霍邱县统一调配全县机械,组建7个抢收应急服务队、200余台大型收割机对口支援北部乡镇抢收。

  政策保障措施有力。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小麦抢收专项资金,支持小麦抢收机械应急调度和小麦良种烘干补助,开展“南机北援”行动和区域合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保障“三夏”农业生产机具。全省免费向机手发放4.5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和1.8万册《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及时开通了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农机专用加油通道,并对农业用油实行农机加油卡1%优惠。颍上县安排200万元机械调度经费,引进外地机具每台补助1000元,劝留下的机手每天误工补助200元。各地整合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加大对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机具的补贴力度。宿州市安排8000万元对重点推广机具叠加补贴,推进夏收和秸秆综合利用。

  信息发布调度有力。针对不利天气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机具短缺情况,省农机局加强机具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信息日报告制度,及时通过“农机通”平台,向对口支援地区和麦收完成区域发布信息30余条,引导收割机有序流动。各地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动员本地外出机手尽快返回,努力劝留外地机械,积极联系省外农机部门和机手,告知作业需求、优惠政策等信息,尽可能组织更多机具投入抢收,同时依托农机合作社组建了近600个应急机收作业队,服从农机部门安排,开展对口支援,保障重点地区、特殊群体的需求。较早完成抢收任务的江淮地区迅速组织机具赴沿淮地区支援抢收。六安市调度非小麦主产区机具,奔赴寿县开展抢收。潜山县组织4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对口支援阜阳。 6月5日太和县需引进收割机500台、7日濉溪县需灭茬机600台和全椒县急需履带收割机100台、8日埇桥区急需灭茬机500台等信息通过“农机通”平台向全省发布后,机具需求都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

  部门配合保障有力。农业、农机部门加强和气象部门的天气会商。组织全省1.4万多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全省设立了700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配备简易维修工具以及饮用水、常用药品、本地麦收路线图等,开通110部24小时 “有困难找农机”热线服务电话,组建农机维修服务队巡回开展机具检(抢)修,为机手提供贴心周到服务,保障农机作业安全。太和县整合维修网点及企业售后资源,组成30个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公布服务电话,深入田间地头,实现维修服务零距离。利辛县交警与农机部门设置4个临时疏导站,引导机械快速进入收割区域。

  气象部门加大天气预报和专题预报密度,向主产区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各地小麦抢收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调度机具提供可靠依据。石油部门提前做好农用柴油储备和调配,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在皖企业,组织80多万吨成品油投放市场,保证农机用油优质优价,并组织送油到田间地头。公安、交通部门加大巡查力度,落实免费政策,维护跨区作业秩序和机手人身财产安全。

  秸秆利用推进有力。省农委下发《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方案》,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配合秸秆禁烧,大力推广应用秸秆粉碎还田和机械打捆综合利用技术,为秸秆禁烧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截至6月11日,全省共投入秸秆粉碎还田机和打捆机3.84万台,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3118万亩,机械打捆313万亩。

  营造氛围宣传有力。新闻宣传部门把小麦抢收作为重点,多角度、全方位、高密度报道“三夏”动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5月31日,央视、央广等国家级主流媒体齐聚定远县炉桥镇万亩小麦机收现场,采访报道“三夏”工作。6月7日,人民日报在 9版 《新农村周刊》 ,以“麦浪滚滚探‘三夏为题,重点报道了我省加大政策、科技投入,促进夏粮丰产丰收和农机奋战 “三夏”工作。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以《安徽阜阳:“群主”派活去收麦,便捷又挣钱》为题,报道了我省各地利用新兴网络媒体为“三夏”农机作业市场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等工作。安徽日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安徽卫视等对全省“三夏”生产进展和典型,均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报道。

  逐级检查督导有力。省政府派出5个督导组,赴沿淮淮北督促检查小麦抢收工作。农业部种植业司、农机化司领导也来皖督查指导。省农委派出9个委领导带队的小麦抢收督导组,分区域、分时段开展小麦抢收对口联系服务。省农机局安排了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全程开展小麦抢收指导服务。

  目前,各地正加强农机组织调度,大力推广玉米机播、水稻机插秧等技术,抢墒播种玉米、大豆和栽插水稻,全省夏种全面展开。


  (信息来源:15-06-16《安徽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