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荒漠生态屏障
跟随巡护员,历时12个小时,行程500多公里,记者仅探访了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安西保护区”)内的3个管护站。保护区宣教科科长任廷锋说,只有到了这里,才能体会为什么要用“茫茫”来形容荒漠戈壁。
荒漠中有什么?在许多人想象中或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或是漫漫黄沙、飞沙走石。事实上,荒漠是占陆地面积30%以上的干旱区中重要的生态系统,除了“茫茫”,用“丰富”也可以形容它。荒漠具有丰富的土壤、气候、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与其他荒漠生态系统一样,这片极旱荒漠正处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合围”态势之中。如若放任不管,最早被沙化的便是这一片茫茫荒漠。
眼下,国家提出“一路一带”战略,甘肃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屏障,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难题。保护好荒漠生态系统,是一场必须打、必须赢的战役。
安西保护区,正在这样的战场上角力。
■南区湿地
扶贫退牧双管齐下
甘肃安西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占地面积达79.91万公顷,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几乎可以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博物馆。同时,保护区中还有普氏野马、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
保护区分为南北两区,面积相当。北区属于无人区,南区因为有湿地的存在,涉及“一镇四乡”。在南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保护工作贯穿始终的主线。
“这里原来都是牧区,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靠放牧过生活。要守住荒漠生态系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就不得不接受改造。”安西保护区局长杨增武介绍说。
这是一场延续了很多年,还在持续进行的改造。目前,核心区的放牧现象得到了全面肃清,但缓冲区还有少数放牧现象存在。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签订了协议,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了退牧时间期限。而面积更广的试验区,退牧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
杨增武说:“自然保护同社区发展说是矛盾,其实并不冲突。保护就是为了长远的利用和发展。有了社区的存在,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价值,才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落实退牧还草的过程中,保护区还帮助当地居民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轮牧”和“轮休”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加速了保护工作的推进,也尽可能减少了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保护区内的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程度也在逐年提升。沙河回族乡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年保护区管理者经常开展宣讲,他们也知道保护区内不准砍伐、狩猎、开垦、烧荒、采药等规定。他们从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当中受益良多,也会举报偷猎、开采等现象。
除了放牧之外,资源利用、土地权属等问题,也在困扰保护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和感情上不愿接受”还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去磨合消化。
杨增武表示:“我们邀请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也采取了多种方式方法对社区开展帮扶救助。情况在逐步改善,如果国家和省上的扶持力度能再大一点,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顺畅。”
■北区荒漠
施工环保齐头并进
再把视线转向北区,很多国家级的“动脉”横穿这片39.96万公顷的荒漠。西气东输、兰新铁路、瓜星高速、±800千伏输电线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全部在这里通过。可以说,保护区北区一线,是地区甚至国家发展的保护线。
重点工程施工和运行中,不可避免会带来生态破坏,需要有政策、有资金、有技术、有计划地进行及时生态修复。在抗击沙化过程中,这一点已是共识。
田瑞祥是保护区资源保护科科长,他参与和完成了这些重点项目实施、维护过程中几乎全部的生态修复工作。站在西气东输2、3号线之间的空地上,他介绍了这里的生态恢复工作:“根据土质情况,我们用砾石覆盖、移栽植物、洒水结痂等不同的方式,对临时占地进行地表恢复。这3种方式在这一片区域基本上都有体现。”
顺着田瑞祥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管线正上方采用洒水结痂的情况比较多,是为了避免对管线的影响;每一个阀室周围都用砾石覆盖,为了方便车辆通行并减少扬尘;其他施工区域则全部移栽了荒漠植物。
杨增武在谈到生态恢复时说:“很难。一方面,我们虽然有生态补偿条例,但却没有配套的操作办法,导致生态补偿资金太有限,这在全国都是个问题。另一方面,从长期看,移栽的植物成活率偏低,刚刚达到50%。这些植物度过了前3年的管护,再往后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据介绍,安西保护区一直提倡、建议和监督各施工单位采取“边施工、边保护、边恢复”的理念,开展了大量培训和监督工作。
中国铁建集团二公司承担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17标项目的实施,项目有49.6公里穿过安西保护区。这是为数不多较好地完成了环保目标的项目。他们采用人工挖穴定植梭梭苗木的方法,在现有取土场人工恢复梭梭林500亩,前3年的栽植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据统计,安西保护区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后,共恢复地形地貌2230公顷,试验性移栽荒漠植物133.3公顷,将重点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全局考虑
保护荒漠宣教先行
生态系统的脆弱、地域范围的辽阔、环境因素的多变、生态类型的多样造就了安西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系统。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守住抗击沙化的战线,维持原有的荒漠景观,实非易事。
经过对多年工作的总结,安西保护区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选择先从宣教入手。据了解,建区以来,在各方力量的帮助支持下,安西自然保护区不断提高资源管护能力,努力提升科研监测水平,重视环保科普和宣传教育工作,使区内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位于瓜州县城的安西保护区宣教中心展览馆,自2006年建成、布展以来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尽管规模不大,但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来参观。任廷锋介绍说:“最受欢迎的是我们这里的动、植物展馆。大部分标本都是我们边干边学,自己制作的,制作过程中兰州大学的一些老师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在这里,可以看到雪豹、金雕、鹅喉羚、黄羊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标本,还有柽柳、裸果木、锁阳、锦鸡儿等珍贵的植物标本。任廷锋说:“看过这些标本,对很多人的传统认识是一种颠覆,大部分人都感叹原来荒漠里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美。”
“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荒漠,只有让社会充分了解,才能带来关注,带来支持。”杨增武非常重视宣教工作,认为生态保护,特别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宣教和科普必须走在前面。这对减少工作阻力,作用非常明显。
此外,安西保护区还策划制作了专题片、出版了画册,并将宣教融入日常的巡护工作,管理局里几乎每个人都能站在科普的角度,有声有色地讲述荒漠生态。
在宣教、科研、管护、修复等多项措施的共同推进下,安西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数据显示,与两年前相比,2014年安西保护区范围内的沙尘天气从每年40多天,下降至不足20天。
“在宣教先行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争取好的政策和项目,把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推向更广、更深、更科学,这是我们的方向。”杨增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