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节水:从中国走向世界

01.06.2015  12:49
        □  本站记者孟砚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作为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传承着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也孕育着这个世界充满无限挑战与蓬勃生机的美好未来。
  宁夏,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1/3的西部内陆小省,何以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在中国节水的宏大版图之上,做出了浓墨重彩的节水大文章?
  解水之困,国家战略下的宁夏选择
  缺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宁夏,这个被腾格里、乌兰布和与毛乌素三大沙漠环绕的干旱省区,虽然久享黄河之利,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然而,“天上无飞鸟,太阳像火烤;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也是对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尤其是西海固地区)的真实写照。
  立足宁夏,放眼中国,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如果全球人均有一瓶水,中国人均仅有一杯水,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水不够”。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2001年起,水利部先后确定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为首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过3年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要在全国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还需要比较成熟的省级示范区的建设经验。
  2007年4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宁夏,指出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宁夏水问题。
  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并存,是制约宁夏发展的最大瓶颈。要按照节约优先、立足挖潜,合理使用、优化结构,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实施以保护水生态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破解水瓶颈,解决水之困,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决策之本,也是600多万回汉儿女的热切愿望。
  兴水惠民,宁夏节水成为国家试点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水情与宁夏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百姓之心为心,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做出战略决策,提出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以节水型灌区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初步建成宁夏节水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换言之,小省区要做节水大文章。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道路上开始了不懈努力,探索前行。
  2005年3月全国两会,宁夏代表团“关于将宁夏作为全国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办公厅列为当年十大重点办理建议之一。
  2006年3月,《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同年5月,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及试点工作有关意见的函》指出,“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是解决水资源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对于保障黄河用水安全和改善黄河生态与环境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可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建议宁夏尽快自行批复实施。”宁夏被列为第一个省级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2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要》,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自2005年以来,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10次踏上宁夏山川,关切宁夏解水之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多次来宁,努力推动解决关系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问题。
  节水十年,宁夏经验可圈可点
  “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宁夏积极探索“农业综合节水——水权有偿转换——工业高效节水”的水资源利用新模式,在全国开创了跨行业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先例,促使水往“”处流,以农业节水支持了工业发展。
  2011年8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当年10月26日,召开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时任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宁夏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更大突破,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离不开水环境的承载,离不开人水和谐的发展环境。
  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自治区人大、政府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先后出台了《宁夏节约用水条例》、《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办法》、《宁夏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节水法规规章政策,确立了各级政府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职责,为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按照自治区要求,全区各市、县(区)相应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以水利、发改、财政、经信、住建、农牧、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机构,设立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区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市、县三级共抓格局。“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脱贫致富老百姓的共同心声,枸杞、硒砂瓜等宁夏高效节水特色产品名扬海内外,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声名鹊起……
  2011年11月,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时任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对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宁夏是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省份,也是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域,在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格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宁夏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上推进了水权转换制度建设,有效提高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水资源刚性约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12年5月,水利部陈雷部长在视察宁夏水利工作时说,水资源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宁夏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行动快、力度大、措施实,为实现工业强区战略、打造人水和谐生态环境、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宁夏“小省办大事”的气魄。
  盛世节水,宁夏迈步从头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就治水工作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3月,习近平明确提出新时期治水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节水,作为国家战略,要求我们必须量水而行,不可无视水条件,任性而为。
  2014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科学治水全力保障水安全》的署名文章,提出:“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同志治水兴水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治水兴水新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和空间”。
  当年年初,李建华书记拜会了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总裁伊克先生;宁夏水利厅厅长吴洪相与耐特菲姆公司中国区总裁凯瑟琳.陈就宁夏高效节水灌溉、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技术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珍惜每一滴涌动不已的水,使每一滴水都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让更多的群众受益。自治区党委、政府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等国际知名节水企业,开展了广泛而又密切的接触,自治区主席刘慧亲自部署节水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屈冬玉跟耐特菲姆公司高层进行了多次充满智慧而又艰苦卓绝的谈判与沟通。从中国到以色列,宁夏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2015年1月8日,自治区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保障水安全的意见》,从事关宁夏长远发展大计出发,提出了构建“水资源安全、水供给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工程安全”五位一体的水安全体系,着眼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个方面,明确了破解农业、工业、城市和生态水问题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举措。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贺兰山高,黄河水长。塞上湖城,五月花香。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盛大启幕,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标志着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中阿博览会向西开放的平台,正从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