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开”潜艇探索海底奥秘

01.06.2016  09:50

  “快!上浮上浮!”“哎呀,沉底儿了!快拐弯!”“不幸”搁浅在蔚蓝“海底”,牵动着孩子们注意力的可不是普通的小船,而是美国第4代核动力攻击型潜艇——SSN-21“海狼”级核潜艇模型。今天上午,首个中小学“海洋科技嘉年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举办。孩子们亲手“”潜艇、动手制作蒸汽船,一探海底奥秘。

  “耶!顺利通过!”放下手中的遥控器,一位来自四年级的小女生长叹了口气,手心悄悄在腿上抹了一把,“这潜艇可真不好开啊!”上午,在学校教学楼四楼布置成的“港口”教室里,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潜艇模型和模拟大海。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操作手中遥控器的不同按钮,通过控制潜艇的进水和排水改变其自身质量,从而实现潜艇的下沉和上浮。除了过把开潜艇的瘾,一旁教室的孩子们则化身“能工巧匠”,动手制作起属于自己的蒸汽船。“蒸汽船的原理是什么呢?”手里一边忙活着,孩子们的大脑也转了起来。原来,蒸汽船中有一个加热系统,对着铝管中的水加热,受热后膨胀产生蒸汽喷出。当蒸汽从管子喷出后将产生一个作用力,水侧则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得船朝着与蒸汽喷出相反的方向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承办活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是北京市第一所被国家海洋局正式命名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学校。今天上午,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等5所小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等5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石景山区中杉学校以及北京市宣武区青少年科技馆共12个场所被授牌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据统计,目前,北京共有21个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其中绝大部分设置在中小学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国家海洋局将对基地校的相关老师进行培训,为学校在海洋主题校本课程编写、社会实践活动展等方面提供帮助;同时未来还将组织海洋一线工作者、南北极考察队员等为基地校学生设大讲堂,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海洋。在延续一年的北京海洋意识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中,还将举办海洋知识竞赛、海洋主题征文、海洋主题绘画、海洋大讲堂、海洋冬令营等多项精彩海洋教育活动。(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牛伟坤)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