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进行时 | 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四强化” 提升主题教育成效
本网讯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凝练专业特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坚持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紧密结合,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方面贯通起来,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坚持以“四强化”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切实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见成效。
强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体系+专题”模式下课堂教学实效显著提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形成“体系+专题”的教学模式,突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坚持以现实问题为鲜活素材。以现实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重要切入对象和分析素材,结合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从教材体系出发,在讲清楚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结合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设计,通过问题的抛出和入情入理的解析,把学生引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提升学生听课的兴趣,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二是坚持以中国故事为讲授载体。改革开放70年的中国故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无比充裕的优质资源和可靠的实践论证。在专题教学中,联系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实际情况和现实体验,选取具有中华民族特性、反映中华民族命运和希望、为凝聚社会共识和改革汇聚合力、体现中国人共同经验和情感的真实故事,选择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备受关注的让大学生群体感到困惑不解、矛盾凸现的故事等,通过教师融入理论分析阐释的故事讲述,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增强“四个自信”。三是坚持以校内外专家为力量依托。根据专题内容,学院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聘请专家讲授“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问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专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利用校内专家资源,聘请人文与发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13位优秀教师作为思政课兼职教师,还邀请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些专家学者以丰富而专业的学识和极具个人魅力的授课方式赢得了青年学生的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是坚持以学生获得感为教学旨归。以生为本、问题导向的专题设立,满足了学生的真需求和真期待,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理论讲授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在理论见之于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思想疑虑和实际困惑,在富有情感和关怀的教学中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温度和热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获得感。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极大激发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途径等,引导大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增强其时代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掘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召开“学生关注的爱国主义问题及阐释”主题党课,围绕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爱国主义问题、典型的爱国主义案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难点、典型人物举例等内容深入交流,积极推动党史、国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课堂,主动将学习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实施“体系+专题”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展示、学生讲授思政课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2019年秋季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中国梦·农大梦·我的梦”思政课微视频大赛,收集报名参赛的微视频120个,通过初评、复评,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四个自信”。三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院学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观看电影《决胜时刻》《我和我的祖国》《小巷管家》,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革命旧址、“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和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等,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综合业务明显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为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学院积极将主题教育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了系统的培养措施。一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坚持开办“求是”论坛,以每月1-2次的频率,聘请名家大家开展学术讲座,拓展教师的理论视野。积极组织理论学习,开办“行思”读书会,教师带领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深化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教学研讨会”,为教师搭建学习机会和平台。二是通过持续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教学观摩会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公比赛等,在学习和不断操练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学院教师专门定制的、内容涵盖信息技术利用、课件制作美化、视频剪辑、授课技巧等方面的系列培训。三是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组织教师赴广东广州、甘肃兰州、云南昆明、河北张家口、北京延庆等地实践研修,通过进行党史教育和国情调研,丰富教师对我国国情民情的认识,开阔教师眼界和学术视野。四是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依托教学团队,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和学术优势,充分将主题教育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效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五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实行“一人一策”,完善传帮带制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人配备1名业务指导教师,帮助其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学术会议、项目申报、研讨交流、实践研修等,全面提升理论功底、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
强化专业特色优势 宣传宣讲作用发挥更加突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主阵地,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主题教育中主动承担起宣讲任务,切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积极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服务社会,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一是成立主题教育教师宣讲团,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学院遴选相关研究方向的25位专职思政课教师,组建主题教育宣讲团,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建国70周年”4个主题,准备了27个宣讲专题,深入校内外相关单位开展理论宣讲。目前已宣讲15次,赴北大红楼现场讲解2次。二是组建“学思”研究生宣讲团,承担学校主题教育展讲解任务。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开幕后,学院积极对接校党委宣传部,经过多轮试讲、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等环节,最终选拔出6名研究生组成首批“学思”研究生宣讲团,并承担起学校主题教育展讲解任务,目前已为校内师生讲解16场。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和共建活动,发挥社会服务作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与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工委共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学院教师先后赴研究院所、社区等单位进行理论宣讲,充分发挥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实践性、针对性和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