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 张明皓:做学问即做人
本网讯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至理名言,也是每个人追索内心生活的终极目的。它的要义正在于通过学问的获得而达至个人的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学问即做人。
学问之“始”:发微真心
张明皓属于“三跨”考生,三年前考入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目前博士在读。他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当时选择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时,也遭遇了许多师友的反对。但是当时的他始终觉得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多局限于观念的思辨,难以和动态的社会变化相匹配。“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也是我选择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的初衷”。他在研究生初试和复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得以顺利录取。“我记得大学本科班主任在听闻这一消息时,为我的坚持所感动,并勉励我始终要有一颗纯真之心,这颗纯真之心就是不为杂质所染,不为外物所惑”。当时在研究生复试期间他和叶敬忠老师交流时,他知道了“做学问”与“做人”的关系,“我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叶老师所言‘做学问即做人’,我体悟到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学问即是生活,要将探索和研究学问的精神贯穿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二是做人的品质往往反映在学问的研究中,比如认真、诚实等品质都会反映至学问之中,直接决定着做学问的性质和目的。这一点,我一直奉导师为榜样”。张明皓一直认为,学问发微于真心,是将学问作为探索人本真存在的奥妙,而非其他。
学问之“道”:以民为师
张明皓在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末参与了导师团队组织的全国型留守人口保障服务大调研实践,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的实践调研活动。“当时我被分配到“留守儿童与游戏”的研究主题,我每天的调研工作则是和村委会和小卖店门前蹭网的留守儿童一起吃零食,一起玩‘王者荣耀’,一起和孩子们分享心事和秘密。”孩子们开始把我当成无话不谈的大哥哥,在此过程中我终于理解‘共情’的真意。在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承受生活痛苦而依然乐观的笑容,甚至孩子们身上不乏具有成人般老练的生活智慧。我在调研中又度过了一次‘别样童年’”。基于暑期的调研发现,张明皓写出《留守儿童的日常焦虑与自我认同》以及《游戏商品化中的留守儿童》两篇论文,“成果应该属于那些和我交流的孩子们,我只是一个记录者”。
转入博士阶段学习后,张明皓在叶敬忠和贺聪志老师的引领下正式接触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行动研究,并成为一位志愿者。“我的工作职责是进行与村庄生产者进行沟通、协助制定生产计划、老品种种植安排、农产品配送以及与消费者取货交流”。志愿者的工作琐碎复杂,但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桑岗村,我结识了新全叔、贺芬嫂子、来生叔等一群热情淡泊的农人,他们的默默耕耘使乡村得以在中国大发展的浪潮中守住最后一片乡土本色,在与村民的不断接触中,他们的乐观朴实让我感受到乡村大地的厚重坚实,让我明白‘深植乡土,以农民为师’的情怀。”借助巢状市场的涓涓细流,张明皓惊喜地发现许多村民因此而脱贫、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农民正自觉地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城乡互动交流的频率正在提升……“我基本每次参与巢状市场组织的消费者下乡会、亲子游和交流会,我看到村庄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可以共聚一堂,共话乡村发展的未来,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在静悄悄地发生变革。”当前,巢状市场的社会效益正在凸显,其主要成就受到《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导,巢状市场小农扶贫模式也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巢状市场取得成就不仅是团队志愿者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村民沉默耕耘的结果。”
张明皓始终认为,在学术研究中要始终铭记学问之道即以农民为师的初心和对乡村生活的敬畏,因为那里蕴含着无限之谜。
学问之“果”:成就人格
在张明皓看来,做学问的结果绝对不是用几篇论文来衡量的,而是在做学问的过程感悟的人格完善之道。“做学问不是为了几篇论文,而是在社会生活的追索中不断磨炼和淬心的过程。要依靠做学问而获得人格的健全,否则学问就会越做越窄。”在做学问的过程中难免充斥枯燥与琐碎感,但“耐得千般烦,守得一心清”,张明皓认为,要将做学问始终作为培炼人格的过程,而非功利的目的。
“知之、好之、乐之”是治学的三种境界。做学问绝非外在于人,而就是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