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09.10.2015  09:29
——我读《论语》的故事

来源:光明日报 2015-10-6 钱逊

  我认真读《论语》,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后这30年,从未间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着对《论语》的理解。就拿对《论语》第一章的理解来说,我逐渐有深刻的认识。
  1988年,我写了《论语浅解》。这本书中,对于第一章是这样说的:

  《论语》第一章就提出以学习为乐事,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学不厌,教不倦,注重修养,凡事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论语》中多处都有体现,联系起来才能对第一章有较深的了解。

  这只是对内容作了简短的复述,没有理解。

  本世纪初,我接受朋友建议修订《论语浅解》。2007年,修订完成,改名《论语读本》出版。其中第一章的解读说:

  这一章是孔子自述学习修养的体会。第一句是说初学时自己从学习中感到的喜悦;第二句是说学习稍有成就,有同道自远方来相互切磋,从中感到的快乐;第三句是说学习修养要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就是达到很高的境界,是一个君子了。

  人生在世,总希望被人了解,为人所知、所用;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不为人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被别人恶意诽谤、中伤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也可以说是必然会有的。一般人常会因此而懊恼,怨天尤人。孔子提出的“人不知而不愠”,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态度。

  对于这一点,可以联系《论语》中其他有关章来理解。《论语》中,反复讲了孔子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态度:求诸己。孔子反复说明,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己的无能;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自立,能不能担当大任;所以要“求诸己”,努力增长自己的才能,“求为可知也”。

  “人不知而不愠”也是孔子自己的体会。……孔子一生也是不为人所知。他……不为当权者所知所用……,也不为普通百姓所了解。……有的弟子想不通,问:“为什么人们不了解夫子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只求努力学习,把握天命。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把握天命,自己所做的一切符合天命要求,就谁也否定不了;一切讥笑、中伤和打击都奈何不了他。

  有求诸己的人生态度,又有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信心,自然就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

  这第一段是读《论语新解》之后得到的认识,后面通篇说“人不知而不愠”,这反映了当时反思总结前半生经历的心态。《论语》的有关思想,给我指明了方向。

  2010年,我开始对《论语读本》进行修订。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有朋友以“自我认知”“自我觉醒”解读《论语》,引发我对中华文化关于学做人思想的思考。在2014年出版的《论语读本》(修订本)中,添加了如下内容:

  这一章中心是论学。《论语》编者将它列为首章,反映了孔子重学的精神。孔子教人之学,主要是为人之学。旧注“学,觉也,效也。”“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觉是觉为人之大道,效是效先觉之所为。与西方倡言“自我觉醒”不同,此处所言觉,是道的觉醒,人的觉醒。读者宜注意分辨。

  这次重点放在了“学”上,提出了怎样理解“学做人”的问题。

  在这样反复学习和与同道交流切磋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论语》第一章所说的学习的乐趣。在最近一篇关于第一章的文字中,我又加入了一段话:

  一般人常以学为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苦事,常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话来激励自己苦读,而《论语》却开篇就说学的喜悦和乐趣。苦乐之间,反映着不同的为学态度。学之喜悦和乐趣,来自内心对学的自觉要求。学习确需刻苦,但如果学出于内心要求,在经过时习而有所得的时候,就会由衷喜悦。就如婴儿学步,在经过多次颠扑之后,一旦能独立行走时所表现的那样。学习靠个人努力,但在遇到疑难困惑,一人苦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朋友来共同切磋,答疑解惑,无疑是极大的乐事。常言道高处不胜寒。创新者往往孤立,学有成就,往往不为人所知。而如有高度自觉的好学精神,亦就不会为此而郁闷、懊恼。反之,若学习只为满足他人(父母、学校等)要求而非自身真正好学,则自然会见苦不见乐。

  也许到今天才可以说,我开始懂得了《论语》的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更让我高兴的是,今天整个社会学《论语》、学传统经典的氛围更浓郁了。

  上世纪90年代,我应邀去开一个儒学会议。等车的时候,有人看见我手里拿着的资料,挺不屑一顾:“现在还有人研究孔老二?”甚至直到前几年,我参加一个培训班,讲《论语》,开始前问了一句:“在座有哪些读过《论语》?”200多人中只有一个。这反映了当时对传统文化的一个社会状态:支持、理解的人很少,还有不少人有顾虑。但今天我接触到的校园里、社会上,自发组织学《论语》、学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如果说民族复兴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那我觉得,现在可以说是曙光初现了。

  (作者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