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世界经济中心将南移 中拉关系愈加紧密

09.01.2015  18:09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曾鼐)全球经济格局将如何变化?中拉合作路在何方?美国知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世界经济重心将由北向南迁移,中国—非洲—拉美将结成世界重要的新同盟关系。

  1月8日,由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世界顶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夫妇合著的《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在京全球首发。因《大趋势》、《亚洲大趋势》等著作而名震世界的约翰•奈斯比特,从1967年起便开始聚焦中国。经过长期调研和数据分析,他在新书中提出“南环经济带”的概念,并看好中国—非洲—拉美的合作潜力。在奈斯比特的构想中,“南环经济带”横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包括150多个国家。

  “‘美国式’民主不适合所有国家”

  “200多年来,西方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但这个时代就要终结了”,约翰•奈斯比特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说,仅拥有全球17%人口的西方,却拥有世界75%的财富,西装、西餐、西方的商务惯例等一直统帅世界,但如今,世界正由单一的西方中心转变为多中心。

  他说,到2030年,拥有43亿人口的亚洲将在经济实力、技术投资等方面超过拥有10亿人口的北美洲和欧洲;全球中产阶级的人口数量将由2012年的20亿翻一番,其中64%以上的新兴中产阶层将住在亚洲。

  “‘美国式’的民主、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国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他表示,“南环经济带”中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大不相同,并不都认可美国的模式。新兴经济体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将会成为重要的变革驱动力”。

  “中拉关系将愈加紧密

  在约翰•奈斯比特看来,“南环经济带”中各国正在建立新的经济联盟,中国—非洲—拉美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新同盟关系。他表示,三地社会、历史环境等千差万别,但有着共同的目标——帮助本国疆域内的数亿人口脱贫。

  他在书中指出,过去10年里,改变拉丁美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参与,中拉关系变得愈加紧密。从2005年到2013年,中国对拉美投资总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如今,中国也成为拉美国家的最大债权国。他认为,中拉未来的相互投资将更多元化,包括制造业、农业及中小型企业等,“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根据约翰·奈斯比特的调查,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开设了西语频道和网站,约30家孔子学院已在拉美运营。“中国和拉美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在书中感叹道。

  谈及中非关系,他认为,西方很难与非洲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但中国不同,因为中国也面临着与非洲同样的问题——西方总是对其持负面看法。他说,中国参与非洲事务,追求双方共赢。中国着力于展示软实力和投资,并不对当地的政治进行干预,也无意向非洲“出口”其政治模式。

  奈斯比特夫妇已将《大变革》的“全球版权”授予中国内地出版商,中方将负责本书的全球推广。(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