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系列报道――理学院应化专业学生赴山东东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02.06.2015  20:28

为落实我校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精神,推进我院应用化学专业的理工融合的培养理念,为实现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国家战略。5月4日至15日,理学院副院长许家喜教授、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陈咏梅教授等带领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一行23人赴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为其两周的实践教学活动。

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与我校有着长期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该企业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我校理学院宋家庆教授的科研成果,并已于2013年成为我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5月4日,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3级23名学生赴山东省东营市在辰昊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北京化工大学许家喜院长、陈咏梅教授、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彬、总经理于士明、副总经理李新良及当地科技局领导参加了当天下午举行的北京化工大学与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开班仪式。并在仪式后认真讨论和布置了这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的。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辰昊公司的行政副总刘江华就公司规章制度、企业发展情况给到场实习的同学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他指出辰昊化工依托自身的资源及地理优势,借助科学研究前沿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催化裂化多功能炼油助剂的生产及销售,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并与国内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逐步为本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的于士明总经理及车间主任张树光,对企业生产主要依赖的催化裂化技术和主要产品催化剂的基础知识做了非常细致的知识培训与讲解。两位老师在培训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催化裂化技术是炼油工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化工工艺流程。目前催化裂化领域正面临着这样的发展趋势:原料油变重、高硫、多产汽油、不节能消耗大等。针对目前炼油企业不可避免地使用劣质原油,辰昊公司委托北京化工大学设计开发了具有丰富中孔孔体积的新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CHR系列,大大提高了轻质油的油收率。在辰昊公司,同学们亲身的体会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转变成实际产物,并激起了他们探求的好奇心。

(二)熟悉企业化验分析 对比校企发展差异

5月8日和5月11日,学生跟随化验室的王玉玮师傅参观辰昊公司化验室。

化验室主要负责对所购进原料的检测——检测其是否符合本厂的生产标准;以及检测本厂生产产品的金属钠含量、灼碱、催化活性、机械强度等一系列检测指标,可以说,担负起公司各项检测的重任。

化验室的设备齐全,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粘度计、气象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应有尽有,王师傅一一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解说。“这台8400A型火焰光度计主要用来测样品中金属钾和金属钠的含量,分光光度计主要用来测磷和金属钒的含量,”王师傅为同学们耐心讲解“而原子吸收光谱可以测量的元素很多,我们目前主要用来测定金属钙、钠、铁、镍的含量。”

化验室最核心的装置是催化剂水蒸气老化装置。利用一段时间内的高温蒸发残留水分,并测定高温处理后催化剂的剩余活性,剩余活性越高,证明催化剂的性能越稳定。与老化装置相配套的还有微型反应器活性装置,用来测定高温处理过后的催化剂的剩余活性。“测定活性目前使用1.560g柴油,70秒进样。”王师傅继续介绍,“按照国家标准处理4小时的催化剂其剩余活性应高于70%,处理17小时其剩余活性应高于60%,宋博士给我们提出了高于65%的目标,我们的研发人员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在场的同学们在校的仪器分析课程都已经学习完毕,对于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光度计、气象色谱仪等仪器并不陌生,但对于涉及到工厂实际生产的水蒸气老化装置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在这个设备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也有很多问题想要与王师傅交流。针对同学们的问题,王师傅也十分耐心的给予回答。

同行的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到山东辰昊化工有限公司实习的研究生张伟,由于来到辰昊的时间较长,对化验室的状况更为了解,在很多问题上也给予同学们很多帮助和解答。“我会在这里实习半年左右,帮助宋博士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关键性问题,在这里实习的生活也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张伟对于自己的实习生活规划的十分详细。

经过两天的化验室参观学习,同学们对于公司科技研发职能的岗位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更多地体现在了辰昊化验室的研究员身上——掌握核心科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走进生产车间学习 感受企业真实面貌

经过前期内容丰富的理论培训,学生们对于车间实地学习充满了期待,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增强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并为车间实地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5月12日,辰昊公司在多功能厅安排车间负责人赵勇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详细的艺流程的理论培训课。

之前的培训中穿插进行过设备和流程的简要介绍,今天赵师傅的培训不仅更加详细,还更侧重实际操作。通过赵师傅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FCC催化剂的生产,从原料到成品要先后经过成浆、喷雾、焙烧、打浆过滤、气流干燥和包装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装置,如成浆阶段需要计量罐称量液体物料,物料按照流程规定的顺序加入反应釜,搅拌到规定的时间以后便流入浆料中间罐。

经过这一天的理论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设备和流程的认识,还让学生们意识到了工厂作为一个整体,只有每一岗位都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为第二天到车间实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们怀揣着憧憬,踏进了生产车间的大门,首先学习的是工厂每个工艺环节都需要用到的化学水的制备工艺。车间师傅为学生们讲解整个制水设备由抽水泵、固体颗粒过滤管道、过滤膜柱、储存罐组成。之后大家在车间一班班长陈松的带领下,开始了车间催化剂生产流程的学习。按照催化剂合成路线的先后顺序,陈师傅带着学生们爬楼梯、上平台。大到反应釜、焙烧炉,小到电磁阀、喂料泵,陈师傅都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们及时记录陈老师的讲解内容并就其中的不了解之处积极提问。当在热风炉岗位学习时,陈师傅向学生们强调了车间中天然气的安全措施。管线进入了车间以后,先后装有总阀、空压阀、比例阀和两个电磁阀,并在接入热风炉燃烧室之前装有回火保护器,其中空压阀和电磁阀可以在PLC控制室中实现远程控制,电磁阀还可以在气压异常或者火焰熄灭时自动关闭,以上重重保护措施保证了燃气的安全性。此外,通过陈师傅的讲解,学生们还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如保护喂料泵时需要在开泵之前关闭出口阀,开机以后再慢慢打开出口阀等。

通过在车间的实地学习,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并且使学生们对于工厂设备、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了走进生产车间学习,感受企业真实面貌。

利用业余时间,实习学生与公司员工还进行了篮球赛等联谊活动。

(四)企业实践教学圆满结束 教师学生平安返校

5月15日上午北化教师和学生准备返校,董事长孙海彬在临行不仅关切同学们在山东辰昊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时光里是否适应,得到学生们肯定的答复并十分感谢辰昊全体员工对大家的悉心照顾,并发自肺腑叮嘱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将所学转化为生产力,为行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孙董事还热烈欢迎有意向的同学将来投身辰昊的建设与发展。


供稿单位: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