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暑期专题读书班第二次集中研讨
本网讯 8月21日上午,学校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暑期专题读书班第二次集体学习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9-07次专题学习会在东校区主楼513会议室举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委书记姜沛民主持学习会。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并结合分管工作,交流了学习认识和体会。
姜沛民指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倍感亲切,回望我们走过的路,也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并提出了乡村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新理念。中国农大以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为己任,首先要把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深吃透,用以指导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将教育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明确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责任使命,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做出的顶层设计,规划宏伟、高瞻远瞩,立足大局、着眼未来,在学习中要不断加深理解,在工作中要坚决予以落实。
校长孙其信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两个优先发展重要论断,为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他交流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思想精髓。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些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和地位,明确了“三农”工作对民族复兴、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二是要将理论学习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校的实际工作与总书记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我们要正视并努力缩小差距。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对当前国际竞争形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是要围绕国家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在人才培养和“三农”工作方面加强创新。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创新教育理念,抓好新型人才培养方向、专业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担当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积极作为,深刻认识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重大现实意义,围绕乡村振兴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做出的庄严承诺。自2015年起,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六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根据脱贫攻坚进程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形势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农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中国农大从立校开始,就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在解决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践行初心使命,这种努力体现在不同学科、不同时代的农大人身上。学校的学者专家除了为国家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外,还引领学科前进的方向,将科研工作与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后,我们一方面要整合场站园资源,谋划建设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延伸拓展大学职能建设产业研究院,将其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战脱贫攻坚的抓手和平台;另一方面要借助“曲周精神”宣传所营造的浓厚氛围,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在承担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上建功立业。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世成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内容丰富,站位高远,对高等教育如何在新时代做好“九个坚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他认为,第一,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既要求学校党委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又要求各级党委、各部门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求在全党范围内加强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听意见、真听意见,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二,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必须遵循的路径、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引导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办学方向的要求,将学校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农业高等院校的领导干部,我们应该把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两方面学习更好的引向深入。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涛认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去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四个回归”的要求,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回归常识,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梦想,要实现教育强国,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照这四点要求,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在人才培养、教书育人、学科建设上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在管理体系、激励体系、评价体系方面严格要求、不断完善,加强政策引导,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要求来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副校长龚元石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集中体现。回顾过去,我们国家从一个基础落后的农业国家到现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留下了农大人的身影和脚步。在当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学校有100多位专家为农业产业服务,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学校制定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计划、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打造乡村振兴的国家重点智库、夯实乡村振兴的科技储备、面向基层建立乡村振兴的咨询服务平台等等,努力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理论、科技和人才支撑。同时,也通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副校长钱学军认为,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而贯穿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把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铭刻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全面统筹办学治校的各领域、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人才培养的各方面,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结合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两方面具体工作,他认为,管理服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青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渴望关怀和理解,希望沟通与交流,往往一句提醒、一声问候、一点帮助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温暖,整洁的教室、优美的环境、可口的饭菜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因此,管理服务人员要以自身文明规范的行为和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来影响学生,用周到、热情、细致的服务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来感化学生。同时,要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民主性,推动学生自我管理,满足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
党委副书记宁秋娅认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越来越觉得底气足、目标明,同时也深感肩上担子之重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首先,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举措,把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过程,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要积极作为,将学生教育培养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途径解决农民生产的一线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第三,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在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养扶植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加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对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认真学习、逐条落实,切实提高思政课质量。
党委常委、副校长辛贤认为,七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超越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当前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现在的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要将其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着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国家的价值认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立志扎根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去,在服务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党委副书记李培景认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都强调了人才培养这个关键要求。学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责任。为乡村振兴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学校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发挥学校优良传统和学科优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既能顶天、更能立地的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近年来,中国农大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加强实践育人环节,建立了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了精准扶贫专业硕士项目,举办了乡村振兴青年金融班,开展了“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通过制度性探索,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基层,学以致用,报国兴农。这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重要体现。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洪海燕认为,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要坚持教育报国守初心,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教育报国的情怀;要坚持立德树人担使命,勇于担当责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对标检视找差距,深刻检视剖析,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要坚持奉献有为抓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另一方面,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凝聚人心共识。这次主题教育的开展正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建校114周年、完成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相关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要通过主题教育统一认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最后,姜沛民对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暑期专题读书班集中研讨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学习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专题读书班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式开始前,为学校领导班子做好思想预热的重要举措,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感知使命,教育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三农”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学校身处国家重点工作的交叉点,承担着重大光荣的责任使命;二是牢记嘱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工作指针和前进方向;三是明确目标,重新审视和挖掘乡村价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四是回归初心,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姜沛民要求,领导干部要主动对标、反复体会、寻找差距、狠抓落实,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全力补齐短板弱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凝聚全校师生的思想和力量,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